。
最終。這四艘戰列艦都在編入了美國海軍地戰鬥序列。
白佑彬也覺得有點遺憾。畢竟放掉了四艘還浮在海面上地戰列艦。對任何一個艦隊司令官來說。都算得上是重大損失了。
一月五日,謝昶倫發來了第三份情報。
這份情報中明確提到了四艘正在建造的“獅”級戰列艦的施工情況,因為資源有限,且造船廠抽調工人參與了戰艦的維修工作,所以這四艘戰列艦都沒有能夠按時下水,全都停留在船臺上,是絕佳的打擊目標。
次日,秦孝東率領的破交艦隊與第四艦隊在亞速爾群島東面會合。
秦孝東帶來的不僅僅是十艘大型巡洋艦(其中四艘裝備了三百毫米艦炮),還帶來了由海軍情報局提供的維克斯泰恩河造船廠、卡梅萊爾德造船廠、布朗造船廠以及費爾菲爾德造船廠的平面圖。
在四張造船廠的廠區平面圖上明確標註了建造四艘戰列艦的船臺的座標。
毫無疑問,這才是白佑彬最需要的情報。
按照他的計劃,第四艦隊將首先炮擊這四家造船廠所在的港口,摧毀正在建造的四艘戰列艦,然後再輪番打擊英國本土的主要港口。在此期間,伴隨艦隊行動的四支破交艦隊將完成對英國本土的封鎖任務。等到另外二支破交艦隊到達之後,將與第四艦隊一同炮擊英國沿海地區的工業城鎮。
當天晚上,莫懷成率領的十艘大型巡洋艦也趕了過來。
在為二支破交艦隊補充了燃油之後,由一支作戰艦隊,四支破交艦隊組成的龐大艦隊群離開了錨泊海域,殺向英國本土。
到一月八日,四支破交艦隊先後與第四艦隊分離,各自去執行作戰任務。
當天晚上,白佑彬所在的“司令編隊”也脫離了第四艦隊,與後勤保障艦隊編在了一起。按照楊定方的要求,白佑彬不能參加前線作戰任務,只需要在後方遙控指揮,其他的事情都應該由艦隊司令官,而不是戰區司令官負責。
對此,白佑彬也沒有理由反對。
當然,作為戰區司令官,白佑彬還必須隨時關注其他方向上的戰鬥。
一月九日凌晨,剛剛到達戰場的第44艦隊替換下了二支破交艦隊,開始炮擊菲格拉斯附近的美軍陣地。當時,帝國海軍已經生產出了三百五十毫米遠端炮彈,只是其威力只與三百毫米遠端炮彈相當,遠不如四百毫米遠端炮彈。
在研製三百五十毫米遠端炮彈的時候,帝國的工程師想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在三百毫米遠端炮彈外增加二道“彈環”,然後對三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彈膛做一些修改,從而使其能夠用三百五十毫米艦炮發射。如此一來,不但研製工作極為順利,而且生產成本也降了下來。當然,在對彈膛做了修改之後,老式戰列艦上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將無法使用以往的彈藥,特別是穿甲彈,從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作戰能力。
相對而言,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在大批快速戰列艦服役,且老式戰列艦很少參加一線海戰,基本上都在為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有沒有對海作戰能力的影響都不大。另外,在使用三百五十毫米炮彈的情況下,老式戰列艦對付巡洋艦與驅逐艦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無法對付敵人的大型巡洋艦與戰列艦而已。
可以說,如果不是掛著“戰列艦”的招牌,恐怕帝國海軍早就把這些老式戰列艦移交給陸戰隊,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火力支援艦了。
九日夜間,第四艦隊首先炮擊了朴茨茅斯港。
雖然“黃巖島”號巡洋艦所在的後勤保障艦隊距離第四艦隊大概有二十多海里,根本不可能看到前方的炮戰情況,但是從北面夜空中不斷閃現的橘紅色光芒來看,炮戰打得很激烈,也許英國岸防部隊的反擊也很猛烈。
當時,最讓白佑彬感到惱火的不是距離太遠,而是楊定方沒有參加將官培訓。
結果,楊定方仍然以每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的間隔發回一次戰報,而不是像培訓中提到的那樣,應該實時彙報戰鬥情況。
第一輪針對英國岸防炮兵的炮戰持續了大概二個小時。
因為要炮擊港口內的造船廠,所以必須首先幹掉英國的岸防火炮,然後才能抵近開火,而不能從一開始就使用遠端炮彈對港口進行覆蓋式炮擊。
在這二個小時內,英國岸防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只是,這些抵抗多多少少都顯得沒有意義。面對四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英國岸防部隊裝備的十二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