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偷襲非常成功。那艘擔任警戒任務的輕巡洋艦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就被三條魚雷送到了海底。從魚雷爆炸到其沉沒,僅僅只有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另外。三條魚雷幾乎都命中了巡洋艦左舷舯部,很有可能摧毀了巡洋艦的通訊室。也就是說,巡洋艦根本沒有機會發出一封完整的電報。
在選擇航線方面,近藤信竹也是非常的小心。
“薩蘭加尼與巴西蘭海戰”之後,美國情報局向日本海軍提供了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其中的主要內容就是大明帝國海軍所裝備地雷達的主要效能引數。有了這份雷達,再結合前面幾場海戰的實際情況,日本海軍推斷,大明帝國海軍裝備的雷達最多能探測到三十五公里處地大型戰艦,二十五公里到三十公里處的小型戰艦。
顯然,這份情報並不準確。
即便是電眼乙型雷達,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都能發現四十五公里外的大型戰艦,或者是三十公里外的小型戰艦。只有在浪高超過五米,或者是雷雨天氣下,電眼乙型雷達對大型戰艦的探測距離才會縮短到三十五公里之內。
近藤信竹並不清楚,他對雷達也不夠了解,更不知道大明帝國海軍裝備了新的雷達。
因此,在確定南下航線的時候,近藤信竹將航線設定為距離炮火支援艦隊常規巡邏海域西側邊界線三十五公里。當時,第12…1巡洋艦編隊正好就在這一巡邏海域的西南端,第二艦隊南下地時候,正好進入了“果敢”號與“決心”號地雷達探測範圍。
顯然,近藤信竹感覺到了危險,卻不知道危險將來自何方。
如果在第二艦隊突圍的時候,炮火支援艦隊就收到了訊息,在一個多小時地時間內,炮火支援艦隊足以機動到大島西面與南面的任何一片海域。
最要命的是,日本海軍沒有雷達。
在被夜色籠罩著的茫茫大海上,第二艦隊只能依靠了望員地眼睛。即便在夜空晴朗地條件下,目視距離也不會超過十五公里。此時的夜空並不晴朗。目視距離縮短到了十公里之內!
無奈之下。近藤信竹只能繼續前進。
當然,他不會放棄希望,也沒有投入全部的籌碼。即便在出發的時候,近藤信竹就做好了與第二艦隊共存亡的準備,可是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想死得毫無價值。即便前途茫茫。也要在沉入大海之前,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因此,近藤信竹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地決定:第2水雷戰隊與第4水雷戰隊脫離編隊,從利島南面穿過淺水區,饒到利島東面海域待命。
也就是說,殺向登陸場的只有第7戰隊與第8站隊的六艘重巡洋艦。
與大明帝國的重巡洋艦不同,不管是“最上”級還是“利根”級,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都配備有不少於驅逐艦的魚雷發射器。其魚雷戰能力相當強大。因此,只要六艘重巡洋艦殺入登陸場,仍然能夠用魚雷攻擊登陸艦與運輸船。
只是近藤信竹沒有那麼樂觀。
在他看來,第二艦隊幾乎沒有機會殺入登陸場。
留下二支水雷戰隊,不但是留下一支預備力量,還是為第二艦隊留下了一條活路。
按照近藤信竹的判斷,炮火支援艦隊肯定在大島附近海域,而且正在用雷達監視第7戰隊與第8戰隊的一舉一動,然後在最佳地時機開火。利用主力艦的重炮在一萬五千米之外對付六艘重巡洋艦。
此時,留在後面的水雷戰隊將發揮關鍵作用。
從此可以看出,近藤信竹一點都不“魯莽”。另外,近藤信竹對這場戰鬥的信心也不是很足。不然不會留下“後招”。
說白了,前幾次海戰,已經讓近藤信竹這樣的日本海軍將領對夜戰失去了信心。
上次大戰之後,日本海軍一直在加強夜戰訓練,並且認為夜戰是日本海軍的強項。其實,大部分國家也認為日本海軍最精通夜戰,特別是夜間魚雷戰。可是,戰爭爆發之後,除了“對馬海戰”之外。日本海軍連續敗在了夜戰之上。在“大東海戰”中。日本海軍甚至沒有機會表現夜間魚雷戰的機會!
夜戰,有那麼好打嗎?想到這。近藤信竹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為了提高夜戰能力,海軍甚至給瞭望員準備了單獨的伙食,額外新增了胡蘿蔔、魚肝油等保證夜間視力的食物。可是,日本海軍卻疏忽了新技術,新裝備帶來地飛躍性進步,沒能在雷達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如果說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雷達就改變了海戰的戰鬥方式。
北面的海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