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總理周恩來給亞非20多個國家的首腦寫了一封長達20多頁的致函。
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在中印邊境衝突中的原則立場,表達了希望和平解決爭端的願望。
“一邊是軍事仗,一邊是外交仗,都要爭取主動。我看打得差不多了吧?”毛澤東問。
“總參送來的報告,部隊士氣高昂,東、西兩線都推進得很快,已經到達傳統習慣線,殲滅敵人50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
毛澤東滿意地點了點頭:“基本上是殲滅戰。”
“為了給和平談判造成有利條件,我們準備就地停火,部隊後撤。”
“我看可以,就地停火,退避三舍,我們讓他們一點,也看出談判的誠意。”毛澤東在甬道邊的石凳上坐下來,隨手又點上了一支菸。
周恩來雙手抱在胸前:“這樣做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
“我們做了這就是先例,總要有人先做吧。”
毛澤東說這番話的時候,目光平視著遠處的紅牆。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邊境中國邊防部隊接到了毛澤東簽署的命令。
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併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宣告,宣佈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遵此,現將部隊下一步行動部署如下:……
總參謀部1962年11月21日24時11月21日清晨。新德里。
一隊高階轎車魚貫駛向新德里機場。街頭一片冷清,街夫正在清掃街角上的落葉和垃圾。
內政部長夏斯特緊裹著長領大衣,心急如焚地坐在轎車裡。他將到阿薩姆邦緊急視察,重整提斯浦爾行政機構,給民眾以勝利的希望和信心。他心裡明白此行兇多吉少,別說是他,就是總統親自來,也難有回天之力。
轎車在新德里機場候機廳外面停住了。他們正欲走進候機大廳。
在候機廳門口,報攤前面圍滿了人,不少人在爭購報紙,有的人異常興奮,互相握手擁抱。
部長秘書是個富有好奇心的年輕人,他走到了報攤跟前。
他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標題:中國單方面宣佈就地停火,並將馬上撤兵。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條新聞。隨手抽了一份報紙跑了回來。
“部長先生,中國人宣佈就地停火了!”
“停火!”夏斯特大吃一驚,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我們該怎麼辦?”
夏斯特思忖了片刻說道:“回去,我們先回去。”
車隊又向新德里市區駛去。
“去總理私邸。”夏斯特對司機說。
汽車停在尼赫魯私邸外面的街上。夏斯特匆匆走進了客廳。
尼赫魯一邊整理上衣,一邊走了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尼赫魯問。
“中國單方面宣佈停火。”夏斯特將報紙遞給尼赫魯。
尼赫魯接過報紙,一連看了幾遍,看來他根本不知道中國停火的訊息。
“他們為什麼不打了!”尼赫魯自言自語道。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被中國軍隊包圍的印軍,大部分不知道停火的訊息。包括帕塔尼亞少將對此也一無所知。
11月22日晨,整個戰區一片寧靜,瓦利少校帶著幾名印軍士兵,拖著飢腸轆轆奄奄一息的身子,在邦迪拉以北的密林中尋找可食之物時,碰上了一支中國巡邏隊。
一名中國軍官向他們走來。
瓦利少校有氣無力地拔出手槍,他的手哆嗦了一下,手槍掉到雪地上。
“你連開槍的力氣也沒有了。”中國軍官撿起瓦利掉在地上的手槍交給他。用流利的英語說:“中國政府已經宣佈全線停火。”
“這真……真是個好訊息,有……有吃的嗎?”
中國軍官將一袋炒麵,扔給瓦利少校。
中國巡邏隊走了。
瓦利少校雙手捧著炒麵,凝噎無語。
帕塔尼亞少將在原始森林中已經躲藏了5天5夜了。
天亮時分,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