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石,請其撤銷52軍支援南朝鮮的安排。自此之後,52軍馳援南朝鮮一事就再也無人提起了。

(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就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積極準備渡江出國與美軍作戰的同時,在美國方面,卻出現了十分樂觀的氣氛。美國五角大僂的官員們認為“蘇聯和中國出兵干涉的時機已過”。所以他們判斷美軍在向鴨綠江邊前進時,不會受到阻礙。

麥克阿瑟猖狂揚言要在感恩節(1950年11月23日)前佔領北朝鮮,直達鴨綠江邊。

他曾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聯合國軍的空軍具有絕對優勢,共產黨人要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他們的軍隊就會損失一半”,“紅色中國的干預會被迅速報復的威脅所嚇住。”美方要員們根本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更沒料到經過長期戰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竟敢與美國相抗衡。這些錯誤的判斷,是美國政府的戰略上的重大失策,也是導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失敗的基本原因。彭德懷在安東部署渡江方案時曾說:“麥克阿瑟越猖狂,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可以利用敵人的錯誤判斷,隱蔽渡江,對敵人進行突然反擊。”

毛澤東在此時也來電指示,“我各部派遣的援朝志願軍偵察隊,均要扮裝成朝鮮人民軍,而不要稱中國人民志願軍,藉以迷惑敵人。”同電又指出:“穩定改變戰局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利用突然襲擊。”

美國總統杜魯門的頭腦畢竟還是比較清醒些,他在進入10月以來,不斷收到來自各方面判斷中國可能要出兵的情報。這些情報有的估計:“中共在滿洲已集結了3O萬人的兵力。”有的估計“中共約有45萬人的軍隊正在滿洲集結”,這使杜魯門“對中國在北朝鮮進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擔心。”於是杜魯門緊急決定,必須和麥克阿瑟進行當面磋商,以便從麥克阿瑟那裡得到關於中國出兵的第一手材料和判斷。

1O月15日,杜魯門由華盛頓乘飛機經過30個小時的飛行,飛抵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與麥克阿瑟當面會談。杜魯門問:“中國進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樣?”

“可能性極為微小。中國在滿洲約有30萬軍隊,其中不超過10萬至12。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邊,但只有5萬至6萬人能夠渡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將會出現一場最大規模的屠殺。”麥克阿瑟毫不含糊地回答。他向杜魯門斷言保證:“朝鮮戰局是贏定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去進攻,我認為到感恩節,正規抵抗在整個朝鮮就會終止。”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會談,使美國政府認為侵朝戰爭已近尾聲。於是杜魯門親自授予麥克阿瑟一枚像葉勳章,以示對麥克阿瑟在朝鮮所謂卓越功績的表彰後,於10月16日返回美國舊金山。17日杜魯門得意地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我們在美國國內的人們對我們自己的陸、海、空軍和陸戰隊戰士們的卓越成就特別感到自豪。聯合國要求我國為聯合國提供第一位司令官也是我們莫大的光榮。我們有這麼一位合適的人選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真是全世界的幸運,這個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一個非常偉大的戰士。”

就在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為暫時的勝利興高采烈的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領導下,正緊張地為出國作戰加速準備工作。

17日上午,彭德懷指示參謀長解方帶作戰參謀龔傑隨樸憲永過鴨綠江到達新義州李委員長處,商談彭德懷司令員和志願軍渡江後進一步展開行動的具體安排。下午,彭德懷與高崗乘飛機返回瀋陽與東北局、東北軍區等領導同志進一步研究志願軍出國作戰的裝備器材,被服和醫院的保障問題。

但此時,彭、高突然又接到了鄧華和洪學智的來電稱: 昨日渡江部署會議結束後,經過討論許多同志表示,現在部隊高射炮太少,又無空軍支援,敵人可集中大量飛機、大炮、坦克,毫不顧慮地向我陣地進行大規模攻擊。而朝鮮多為山地水田,天寒地凍,工事更不好挖,如敵大舉進攻,則陣地很難堅持。大家認為,各項準備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未普遍深入動員,建議渡過冬季明春再出動為宜……。

彭德懷和高崗接到來電後,感到此事有關戰略全域性,問題重大。正好這時又接到了毛澤東17日下午5時發來的急電,令他倆於18日乘飛機火速回京。這縣因為周恩來定於18日自莫斯科回北京,所以毛澤東電告彭、高:“對出兵時間,以待周18日回京向中央報告後確定為宜。”

並要求彭、高緊急回京參加中央會商。

18日清晨,彭德懷與高崗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