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注'一'邯鄲謂王郎也。真定謂劉楊也。
注'二'井陘關也。要害之塞,故曰名關。東觀記作“石陘關”。
注'三'史記子貢說晉君曰:“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卒音倉忽反。
注'四'東觀記曰:“無謂無賢,路有聖人”。
注'五'孫武,吳王闔廬將;吳起,魏文侯將;並著兵書也。
注'六'白黑猶賢愚也。
注'七'伊尹、呂望。
永既素重衍,為且受使得自置偏裨,乃以衍為立漢將軍,'一'領狼孟長,屯太原,'二'與上黨太守田邑等繕甲養士,扞恚Р⑼痢�
注'一'東觀記曰“時永得置偏裨將五人”也。
注'二'狼孟,縣名,屬太原郡,故城在今幷州陽曲縣東北。
及世祖即位,遣宗正劉延攻天井關,與田邑連戰十餘合,延不得進。邑迎母弟妻子,為延所獲。'一'後邑聞更始敗,乃遣使詣洛陽獻璧馬,即拜為上黨太守。
'二'因遣使者招永、衍,永、衍等疑不肯降,而忿邑背前約,'三'衍乃遣邑書曰:
注'一'東觀記曰:“鄧禹使積弩將軍馮愔將兵擊邑,愔悉得邑母弟妻子。”
注'二'東觀記曰,遣騎都尉弓裡遊、諫大夫何叔武,即拜邑為上黨太守。
注'三'東觀記,衍與邑素誓刎頸,俱受重任。
蓋聞晉文出奔而子犯宣其忠,'一'趙武逢難而程嬰明其賢,'二'二子之義當矣。
今三王背畔,赤眉危國,'三'天下蟻動,社稷顛隕,'四'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馳馬之秋也。伯玉擢選剖符,專宰大郡。'五'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六'柰何舉之以資強敵,開天下之匈,假仇讎之刃?豈不哀哉!'七'
注'一'晉文公重耳避麗姬之難出奔,狐偃勸令返國,遂為霸主。子犯即狐偃字也。
注'二'趙盾,晉卿,生趙朔,朔娶晉成公姊為夫人。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誅趙氏,殺趙朔,滅其族。朔妻有遺腹,走公宮。趙朔客程嬰、公孫杵臼。杵臼謂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生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朔妻生男,屠岸賈聞之,乃索於宮中。夫人置兒於藳中,祝曰:“趙宗滅乎,若*(唬)**'□'*。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程嬰曰:“今一索不得,後必復索之。”杵臼乃取它嬰兒負之匿山中。諸將共攻殺杵臼並孤兒,然趙氏真孤乃在程嬰所,即趙武也。居十五年,晉景公乃立趙武為卿,而復其田邑。事見史記。
注'三'三王見更始傳。
注'四'蟻動諭觽。
注'五'文帝初,與郡守始為銅虎符、竹使符,分持其一,以為瑞信。剖即分也。
注'六'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陘音形。
注'七'張儀說楚王曰:“秦下甲攻恚а艚��罌�煜聟J。”李斯曰:“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也。”
衍聞之,委質為臣,無有二心;'一'挈瓶之智,守不假器。'二'是以晏嬰臨盟,擬以曲戟,不易其辭;'三'謝息守郕,脅以晉、魯,不喪其邑。'四'由是言之,內無鉤頸之禍,外無桃萊之利,'五'而被畔人之聲,蒙降城之恥,竊為左右羞之。且邾庶其竊邑畔君,以要大利,曰賤而必書;莒牟夷以土地求食,而名不滅。是以大丈夫動則思禮,行則思義,未有背此而身名能全者也。'六'為伯玉深計,莫若與鮑尚書同情暞力,顯忠貞之節,立超世之功。如以尊親系累之故,能捐位投命,歸之尚書,大義既全,敵人紓怨,'七'上不損剖符之責,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談,無愧天下。若乃貪上黨之權,惜全邦之實,衍恐伯玉必懷周趙之憂,上黨復有前年之禍。'八'昔晏平仲納延陵之誨,終免欒高之難;'九'
孫林父違穆子之戒,故陷終身之惡。'一0'以為伯玉聞此至言,必若刺心,自非嬰城而堅守,則策馬而不顧也。'一一'聖人轉禍而為福,智士因敗以成勝,願自強於時,無與俗同。
注'一'委質猶屈膝也。左傳曰:“策名委質,貳乃闢也。臣無二心,古之制也。”
注'二'解見左傳。
注'三'晏子春秋曰:“齊大夫崔杼弒齊莊公,乃劫諸大夫盟。有敢不盟者,戟鉤其頸,□承其心,曰:‘不與崔氏而與公室者,盟神視之,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殺者七人,而後及晏子。晏子奉血仰天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