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三六四八頁一一行加交*(路)**'絡'*帷裳據陳景雲說改。按:本書劉盆子傳李注引正作“絡”。

三六四九頁四行*(八)**'公'*卿不在鹵簿中校補引錢大昭說,謂“八卿”獨斷作“公卿”,儒林傳注作“公”,脫“卿”字。今據改。

三六四九頁四行奉車郎御按:百官志奉車無郎,“郎”字疑鬥。集解引惠棟說,謂百官春秋雲奉車都尉執轡。

三六四九頁五行屬車*(四)**'三'*十六乘集解引惠棟說,謂“四”宋志作“三”。

又引錢大昕說,謂當作“三十六乘”。按:今獨斷亦作“三十六乘”,盧校雲續漢輿服志作“四十六乘”,誤。今據改。

三六四九頁一0行以金根為列按:集解引惠棟說,謂“列”當作“副”。

三六四九頁一六行*(木)**'朱'*轓按:集解引惠棟說,謂北宋本“木”作“朱”。

今據改。

三六五0頁七行洞朱輪輿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洞”顏師古注引作“雕”。

三六五0頁七行建矛戟幢麾□輒弩服按:集解引惠棟、黃山說,謂前書張安世傳顏注引“建”作“菑”,“□”作“□”,無“輒箙”二字。又按:汲本“服”作“箙”。

三六五0頁八行司馬*(史)**'吏'*士據汲本、殿本改。

三六五0頁九行吳孫兵法殿本“吳孫”作“孫吳”。按:校補謂本書皇甫規傳“勤明吳孫,未若奉法”,是作“吳孫”不誤也。惟章懷注以為指吳起、孫武,而通典注則作孫子兵法,而不及吳起。夫二子不共為書,其書又不皆言武剛車制,志文何為並舉?疑“吳孫”雲者,專指吳孫武也。

三六五0頁一三行闢車四人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車”北宋本作“居”。

三六五0頁一四行周禮滌狼氏按:殿本“滌”作“條”,與今本週禮合。

三六五一頁六行長懸車等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懸”徐廣作“與”。

三六五一頁九行三車導按:汲本、殿本“導”上有“從”字。

三六五一頁一0行則前後並馬立乘按:殿本“後”作“從”。

三六五二頁三行每月言上州郡按:殿本“言”作“吉”。

三六五二頁六行出入稱*(課)*促集解引陳景雲說,謂“課”字衍。“促”一作“娖”。

中山簡王傳“官騎百人,稱娖前行”,注“稱娖猶整齊也”。今據刪。

三六五二頁九行皇太子諸侯王倚虎伏鹿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下既有列侯,則此“侯”字當衍。

三六五二頁一一行朱兩轓按:汲本、殿本“轓”作“輪”。

三六五二頁一四行軨轄頭*'靼'*也集解引黃山說,謂曲禮“僕展軨效駕”,釋文引盧注“軨,轄頭靼也”,此奪“靼”字。今據補。

三六五二頁一四行倚結軨兮太息按:楚辭“太息”上有“長”字,此脫。

三六五二頁一四行重較也汲本“較”作“軨”。按:今本楚辭王逸注作“伏車重軾而涕泣也”。

三六五三頁二行金*(鍐)**'洌В�*方釳按:“鍐”當作“洌А保�耙殉魴<恰�

三六五三頁三行鏤*(錫□)**'鍚文'*髦按:“錫”當作“鍚”,“□”當作“文”,前已出校記。下“當盧*(□)**'文'*髦”,同。 後一頁

後漢書志第三十 輿服下 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

進賢

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漤非冠漤敵冠樊噲冠術氏冠鶡冠幘佩刀印黃赤綬赤綬綠綬紫綬青綬黑綬黃綬青紺綸後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後世聖人易之以絲麻,觀翬翟之文,榮華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為服。見鳥獸有冠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纓蕤,以為首飾。凡十二章。故易曰:“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幹巛。幹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一'作繢宗彝,'二'藻火粉米,'三'黼黻絺繡,'四'以五采章施於五色作服。'五'天子備章,'六'公自山以下,侯伯自華蟲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至周而變之,以三辰為旗旗。王祭上帝,則大裘而冕;'七'公侯卿大夫之服用九章以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