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昆吾山有異象生,謂之日月同天,乃是仙人降世之兆。其後人間多興術法,廣佈道傳。
而當時天下百國中,
有一國名喚玄鳥,國主寬仁大德,能救護生民,為使四夷拱手,八方賓服,於國都立下黃金臺,招募能人異士,許以重利,願在得勢以後,舉國之力供奉,引得無數修者下山,主動入朝為官。
玄鳥國藉此而大漲國勢,遂統轄諸部,以此於昆吾山下會盟,立碑為紀,引得天下百國共朝玄鳥。
至此以後,
玄鳥國虎踞中原,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可謂是天下第一大國。而在玄鳥以後,其餘諸國痛定思痛,同樣開始招攬修者,蓄養國力,同時暗中串聯,又十年,天下遂成四方大國圍困中原之勢。
北方大國,名喚乘黃。
南方大國,名喚龍伯。
東方大國,名喚厭光。
西方大國,名喚滅蒙。
四國分別為四方諸國之首,恰逢玄鳥國國主駕崩,新君即位,十年前的昆吾山會盟已是是名存實亡。
常言道:人間歲月三十載,山中不過彈指間。
天下以西。
滅蒙大國。
林間有一巍峨神山,位於滅蒙國國都百餘里外,山頂處有浮雲繚繞,終日不散,無數獵戶引以為神異,久而久之,“浮雲山”之名不脛而走,山頂為仙人居所的傳聞更是在周遭地域廣為流傳。
而這個傳聞-----
是真的。
山巔頂處,一座茅草屋中,已經閉目修持了近三十年的陸行舟緩緩睜眼,隨後發自內心地嘆息了一聲:
“修行從來寂寞啊。”
“我還是第一次閉關這麼久。”
陰神層次以下,和陰神層次以上,其鴻溝甚至還要比人仙之上和人仙之下來得巨大。其中最大的變化,就在於修煉上。到了陰神的層次,修士已經擺脫壽命束縛,不老不死,時間不再是問題。
而這個層次的修行,也從原先的緊趕慢趕,變成了細水長流。修士想進步就必須要透過時間的積累。
對陸行舟而言,
這種感覺只能說非常稀奇,畢竟排除掉荒廢的那麼多年,他實際上只用了二十多年就證道人仙了。
誠然,
這裡面有幾分時勢造英雄的因素在,但依舊可以說明陸行舟的修行之快。但在修至證道人仙的層次後,陸行舟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修行近乎停滯了。三十年苦修,進步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原因一方面在於這個層次的修行本就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則在於所有人仙術修士都存在的問題。
-----路盡了。
證道人仙,道是證了,但路也盡了,再往前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大多數證道人仙便是卡在了這一步。
證道人仙的強弱並不侷限於地仙法。
道越強,人就越強。同樣是證道人仙,有的只能和尋常一重天修士媲美,有的卻能挑戰頂尖的二重天修士,更過分的則是當今的塵寰海之主,那位是唯一一位有資格挑戰三重天大真人的人仙。
如何在證道之後,尋找到更進一步的方法,也就成了所有證道人仙都心心念念,一直追求的事情。
不過這對於陸行舟來說這並不難。
畢竟七魄以後,
自然就是三魂。陸行舟其實並不迷茫,他知道後面的路要去哪裡。問題在於,他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證道以後,便是和地仙法徹底脫節,彼此之間再無關係。即使陸行舟故技重施,透過和大真人交手,以此觸類旁通,也依舊於事無補。接下來的路,只能靠陸行舟自己,昊天鏡也幫不上忙了。
在這三十年期間,最初的十年陸行舟還有些焦慮,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卻漸漸地感應到了某種契機。
而在二十年靜思坐悟之後,
他終於將其抓住了。
“道在人間。”
“這場鬥法,對我而言便是機緣!”
這三十年來,陸行舟基本沒有管事,而是選擇將世俗全權交給了蕭禹餘,遊仙客,還有一眾神州人傑。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
三十年時光,人傑們不僅進步神速,而且憑藉永珍寶筏之力,居然硬是扛住了壓力,雄踞西域,扶持起了一座滅蒙大國,文有王伯仁,武有韓長卿,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方面這兩位是專業的。
其結果就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