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只有乾脆破罐破摔,對印度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儘可能的掠奪印度的資源來加強我們的實力。以此來讓我們的實力更強。”財政大臣約翰·西蒙爵士說道。
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猶豫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給印度總督發電報,讓他儘可能的收刮印度,將那些財富和資源,都運回英國。”
印度的富有,這些英國重臣深有體會。原本他們是打算細水長流的。但是,現在看來是不成了。既然這樣,那就乾脆掠奪印度的財富,免得落入中國人的手中。
“陸軍和海軍,都把軍事準備的計劃遞交上來吧。從印度掠奪回來的那些財富,我們完全可以用來發展軍備。只要我們能夠在下一場的戰爭當中獲勝,那我們就可以重新奪回失去的這些。如果我們輸掉戰爭的話,那一切都不用再說了。”內維爾·張伯倫說道。
“是,首相閣下。”陸軍大臣萊斯利·霍爾和海軍大臣查特菲爾德點了點頭。
在這一次的會議之後,英國人開始在印度大肆的收刮財富,大量的金銀珠寶和各種資源,一船一船的運回英國本土。駐紮在印度的英**隊,也更多的是鞏固現在的控制區,對外作戰也變得不太積極了。英國人顯然知道,他們或許很快就會丟掉印度了。
從印度得到的這些財富和資源,英國人都用來發展軍備,陸軍方面,英國人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再一次武裝一百萬人,用來投入到歐洲極有可能爆發的大戰當中。海軍方面,英國人也開始了大規模的造艦計劃。五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開工建造,後續還有四艘‘獅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另外,‘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也開始建造。作為很早就開始研製航母的國家,英國人即便沒有將航空母艦作為主力,但本身也沒有放鬆對這一塊的投入。當然,和中華帝國相比,那無疑就要落後很多了。
英國人隨後和中華帝國展開了談判,在中華帝國的逼迫之下,放棄了對尼泊爾王國、不丹王國和錫金王國的殖民。
這三個國家的國王,紛紛前往中華帝國首都燕京,覲見中國皇帝吳皓軒,宣誓向中華帝國效忠,正式加入到中華帝國的藩屬體系當中。
中華帝國的藩屬國,由此增加到了十五個了。這三個國家納入到中華帝國的藩屬體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他們的軍隊。中華帝國將幫助他們建立強大的武備。其中,尼泊爾王國將組建五個步兵師。尼泊爾的廓爾喀人,戰鬥力也是十分兇悍的。在英國陸軍當中,也有廓爾喀步兵旅的存在,頗得英國人的重視。不丹王國只有五十萬人,帝國將幫助他們組建兩個步兵旅。而錫金王國的人口更少了,只有三十萬人而已。因此,錫金王國只組建一個步兵旅。(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元首的邀請(求月票)
中華帝國在南亞不斷擴張,新增了五個藩屬國。儘管,這些都是小國,但依舊引起了世界其他國家的注意,有警惕,有羨慕,更有嫉妒。中華帝國完全成為了這一次印度發生大規模起義行動的最大的贏家。
蘇俄的斯大林同志得知這一最後結果之後,將自己心愛的菸斗都給砸壞了。他們費心費力的支援印度布林什維克黨發動起義,最後卻為中國人做了嫁衣,被中華帝國撿了便宜。印度布林什維克黨領導的印度紅軍,反倒是成為了英國人重點鎮壓的物件,現在的處境是越來越不好了。而那些和中國關係密切的起義軍,英國人則彷彿是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一樣。很顯然,這是英國人在故意針對印度紅軍,換句話說,就是在故意針對蘇俄。這自然讓蘇俄的高層對此非常的不滿了。
正在高速擴充軍備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同樣對於中華帝國的擴張很不滿。元首認為,中華帝國之所以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進行擴張,完全是因為德國在歐洲牽制住了英國人的原因。要不然的話,英國人怎麼可能輕易答應中華帝國的無理要求,被他們逼迫呢?
黃帝紀元4636年1月2日,元旦剛過,元首就在元首府召開了會議,參加會議的包括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以及德國*軍方的高層。
“先生們,現在的德國,已經具備向外擴張的實力了。我們從中國人那裡得到了大量的物資,我們的陸軍和空軍,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使得我們不用再懼怕英法等國了。因此,德國不能夠在沉默下去了,不能在眼睜睜的看著其他的國家不斷的擴張,我們卻只能夠困守國內。”元首說道。
中華帝國不斷的開疆擴土,這讓元首非常的嫉妒。在他看來,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元首閣下,德國*陸軍已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