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部分

靈,又向更遠的地方飛去。“將無限寓於有限之中”,《功夫》,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電影中,有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有天馬行空的特技打鬥,看似雜亂無章,實則萬佛朝宗。集萬家之長,看似影片是在講述著阿星的童年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同樣也是我們的童年,我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誰小時候沒有過要當大俠的夢想,沒有過英雄救美的渴望。這就是華夏人的功夫情節,抹不去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那一根棒棒糖,那就是最純真的愛情的體現。

曾經記得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對一個小女孩說,如果我有一碗粥,一半給我的媽媽,另一半就給你。長大後,小女孩仍然覺得,那才是一生最真的愛,而這部電影,恐怕就是如此,《功夫》的主題就是兩個字——勇氣。我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會見到社會上的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你有沒有膽量站出來主持公道?”老實講我覺得我沒有這個勇氣,所以我只能寄情於電影,讓練就一身功夫的阿星去懲惡揚善,主持公道。想讓觀眾,特別是海外的觀眾瞭解中國傳統思想中“無私”的概念,真正戰勝對手,不是說你把對方打倒,打死,而是要讓對手心悅誠服,甘拜下風,其實這也是功夫的最高境界。在這部影片中,我還想傳達一個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是阿星還是火雲邪神。”最後,借用司馬春秋的話:“《大話西遊》用後現代的形式包裝了一個現實主義的內容,《功夫》用一個現實主義的形式包裝了一個後現代的內容(童年的夢)。

“華夏的功夫,在多少年的流傳當中,常常會變得相當的神奇,飛簷走壁、開山裂石、點穴、內功。。。。。。傳說,再傳說,直到我們不再相信世上有那麼厲害的功夫。

功夫》裡的功夫,仍然很誇張。琴音竟然可以是刀、可以是死神,一拳砸地裂縫一大條,踢人如踢皮球,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看起來,和那些武俠片沒有不同。不過,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如果你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武術稍微有些認識的人,那麼你就會在片中看到很多其他人看不懂的東西——中國功夫的真實。下面就是我看到的一些東西:

習武的人有抗擊打的能力。這種抗擊打的能力是透過長時間的排打訓練達到的。如果沒有經過排打訓練,那麼結果就是打人的時候自己疼。就象古龍說的,要打人先要學會捱打。火雲邪神和小龍女夫婦在斧頭幫的一場武打戲中有很多這樣的精彩情節,但是稍稍有那麼點誇張。

進攻中踩腳。在雙方的對決中,踩其腳,其實是一種鎖。下盤鎖住,再攻上盤,令其首尾不能顧,出其不意。在本片中,周星馳在最後一場戲中,踩了一圈進攻者的腳。但這裡的用處並不是鎖,而是出其不意,當然也有些高手隨便打發低手的味道。

習武人的精氣神。周在最後一場戲中沿樓梯進攻,無論是出腿還是彈手,身體不彎不搖,讓我們看到了習武之人獨有的精、氣、神。

。。。。。。

關於武術,片中還有一句話讓我很贊成,就是火雲邪神說的:“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我師爺——解放前上海灘的著名武術家王亮臣,曾經也說過類似的一句話:“管他功夫怎麼好,我快手打慢手”。一個“快”字道出了武術的精髓。

情節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諸如那個要飯的在賣拳譜的情節,前面回憶出現一次,最後又出現一次。像另一個關於功夫的哲理暗示。似乎都有些值得思考的人生在裡面。

。。。。。。。

曾經有人說過,內地對周興遲是極度寬容與崇拜的,這一點,在影評人上邊,也能夠看得出來,相比較於在香江的諸多批評,內地的影評人,卻是極度讚美周興遲。

而不得不說一點,《功夫》這部電影,也確實值得大家進行好評,而在這些一個又一個重量級的影評人,紛紛點評之下,《功夫》的觀影,在4月3號,再一次的出現了井噴。

而在《功夫》如此火爆下,各大院線也是極盡所能的排片,四月九號,當票房出來之際,很多人,倒是不怎麼感覺到驚訝了。(未完待續。。)

第五七三章 影評(上)

“超級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準備再看幾遍,唉,大家,總之是,相當的喜歡,經典,趙澤出品,必屬精品,興爺主演,絕對喜歡。”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少有的誠意之作,趙澤編劇,興爺主演,本身就對這部電影非常期待,而當看完後,發現,無論是裡邊對人生觀,對電影,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