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九道:“沒有關係,那就在太子府上安插人手,李建成必定也會留意李世民的一舉一動,我們透過太子的人,打聽李世民的情報也是一樣。”
“記住,無論是李淵,李建成出手對付李世民,還是李世民出手對付李建成,李淵,我們都不要阻止,因為這對我們都很有利,只是我們不能讓他們一團和氣,李世民不想造反,我們就想辦法逼他造反,李淵,李建成不想處置李世民,我們就製造證據和謠言,讓他們父子二人不得不動手,對付李世民。記得這些證據,不要是偽造的,要切切實實的才行,否則偽造的太假了,李淵李世民父子也會看穿了。”
“朕知道此事並不容易,但朕給風聞司每年十萬貫的經費,都可以再編練兩萬府軍了。現在朕要他們動起手,辦成此事,就算對得起朕每年拿這麼多錢養著他們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他們辦事的時候了。”
薛萬述,虞世南聽了心底生寒心道,是啊,李淵與李世民現在本就缺乏信任,在大趙密探無孔不入的刺探和挖掘下,若是真得弄出一點什麼證據來,送上二人臺前,那麼李唐內部的大亂就不遠了。(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
李重九與虞世南,薛萬述商議完國家大事後,披衣而起。
從早上的傳旨朝會,至李重九與方才薛萬述制定對李唐攻略的大計,不知不覺已是快到了中午。
李重九從大殿走出,看見日頭正好照在洛陽宮的琉璃瓦上,遙遙望去一片金碧輝煌。宮殿四面都有甲士守衛,李重九帶著侍衛,前呼後擁向宮門走去,但見在大殿上旁的廊廡旁,剛剛領受封賞的官員們,正坐在廊廡上席地用飯。
這也是一直傳下來的規矩,原來大臣每次早朝之後,已是三四個時辰,都已是飢腸轆轆了。朝廷為了體恤官員,故而特意在早朝結束後,在廊廡上賜食,這頓飯就叫“廊下食”,算是朝廷官員的工作餐。
李重九見了當下走向廊廡,廊廡上的大趙官員見李重九親自走來,都是放下碗筷連忙起身參見。
李重九點點頭道:“眾位臣工辛苦半日了,不必多禮,繼續用食吧!”
眾位官員得旨後,當下又重新坐下,李重九想起後世高官一些親民的作風,當下也對一旁的官員道:“朕也在此用午膳吧!”
內侍官聽了當下道:“諾,就在這給陛下傳膳。”
“不必了,與諸位愛卿吃一樣的就好了。”
李重九下令後,內侍們都是不敢有違,當下造著辦。李重九指了指薛萬述和虞世南,讓他們二人也一併陪同用膳。
不久內侍官在廊廡上擺上几子,用褥子鋪地。李重九坐上後,內侍給李重九端上了一碗。加了羊肉的黃米粥,按照當時的規矩這叫做黍臛。黍臛上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對於當時的平民百姓而言,能夠吃上一碗這樣的肉粥,可是十分奢侈的。
這也是趙國對官員的福利,李重九當下點點頭,當下拿起木勺,舀著黃米粥吃了一口,頓覺得暖腹。附近官員見李重九動手,也跟著吃起粥來。
李重九對左手旁一名官員道:“若朕沒有猜錯。你就是博陵崔仁師吧!”
這名官員十分年輕,聽李重九一聲叫出了他的名字,當下側身拜道:“陛下慧眼,正是微臣。”
李重九笑著道:“不必如此,坐起來說話。”
李重九這次給與崔仁師高官厚祿,並非是是他這樣計程車族高門子弟多有才具,而是這樣人身後代表的潛在力量。
天下士族五姓七望,當時博陵崔氏隱隱居首。博陵崔氏淵源傳承,之前就是有名計程車族。到了南北朝時,更是顯赫北魏吏部尚書、白馬公崔宏,司徒崔浩都是顯赫人物。
連李唐也是重用,李淵當初是以崔民幹博陵崔氏的號召令。配合山東道安撫大使李神通,招降山東士族。
而今博陵崔氏的崔仙師來投,據李重九所知是博陵崔氏內部有人。看到清河崔氏的崔君素仕趙後,得到李重九重用。故而與之齊名的博陵崔氏這才按捺不住了,不再清高了。向李重九主動丟擲橄欖枝。
這位崔仁師年紀輕輕,自是博陵崔氏的傑出俊傑,李重九打量過去,對方儀表堂堂,特別那額下的美髯,在隋唐時男子有美須是很加分的,加上淡淡的清高,確實很有高門子弟派頭。
據說這也是崔家一門的遺傳,歷史上崔仙師的孫子崔湜,少即以文辭顯名,憑著崔家的身份,俊美的容貌,先後周旋上官婉兒,韋氏,太平公主三個女人間,三十多歲即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