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錄一份,發給諸位將軍,諸位還有補充的嗎?”
這時候徐世績起身道:“陛下,末將有一言,張侍郎說的都是真知灼見,末將以為唐軍士卒上不僅驍勇善戰,其將領之中也不乏名將,據末將所知,如李孝恭,李靖等人就不必說了,其餘如屈突通,柴紹,張公瑾,劉弘基,盛彥師等人都是可以獨領一軍的將領。”
“但這些人也都罷了,末將最為憂慮的確實秦王李世民。眾所周知,這一次大戰李世民為李淵排擠,沒有出戰,但是此人在唐軍中的地位,卻是無人可以動搖。”
薛萬徹在一旁也開口道:“我在幽京時候也聽說了,唐軍士卒最佩服戰功卓著的將領,論行軍打戰,唐軍士卒最希望就是由李世民來指揮,而其次才是李孝恭。”(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
說起李世民,不僅僅是唐軍將士對他敬服有加,連趙軍將士對於他也是十分格外重視,上一次在攻打洛陽時,趙軍與李世民有過兩次短暫的交鋒。李世民讓趙軍吃了一點小虧。
徐世績繼續道:“要知道這一次伐洛陽,李世民麾下天策府將領都沒有出征,而且軍中親近李世民的將領,也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排斥,這些人中如長孫無忌,侯君集,張亮,段志玄,程知節,牛進達等人都是李唐赫赫有名的戰將。”
“在上一次攻打王世充之戰中,他們都表示出色,而他們不在陣中,我看唐軍戰鬥力足足下降了一個層次不止。眼下李建成,李元吉失利之後,李淵必不會再讓這兩個兒子帶兵,而李淵又不能時刻離開長安,所以要讓可信任大將指揮戰事,只有李世民一個人選。”
“那麼李世民起復的一日,李淵將軍權授予他,那麼這些天策府的猛將必然也會追隨李世民出戰,到時候唐軍的實力恐怕會更加難以對付,這點我們不能不防。”
聽徐世績分析,李重九道:“不錯,李世民自晉陽起兵以來,戰無不勝,全無敗績,甚至與我軍交戰,也從沒有輸過。唐軍上下視他為不敗的信心,將來我們與李唐決戰,此人必是要全力以赴一戰的敵手。”
在李唐軍中,因為未逢一敗,李世民身上也有套著一層神話的光環。這種信心,可以讓麾下計程車卒們產生一種盲目的自信,形成高昂計程車氣。就如同當年在項羽,陳慶之麾下計程車卒一般。
“陛下。據說李世民也並非全無敗績,當年在淺水原時。此人就大敗在薛舉的手上,不過事後找人劉文靜,殷開山替罪,此事在李唐高官中並非絕密,說回來,還不是在軍中維護其百戰百勝的威名。”姬川在一旁說到,頗有幾分挖李世民黑歷史的味道。
而且姬川說起來就滔滔不絕,姬川又道:“李世民不僅僅戰敗過,而且還縱軍屠戮。當初河東大亂,呂崇茂率軍據夏縣,連續擊敗唐軍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劉世讓等人,最後李世民派大將桑顯和攻夏縣,呂崇茂這才不敵降唐。但呂崇茂降唐不久後又復叛。李世民一怒之下,率軍攻下夏縣,事後將整縣男女老幼盡數屠之,不留一個活口。李淵因此事曾數度重責過李世民。甚至在朝堂時也是不給李世民留一絲顏面,後來李世民向李淵保證不再犯此錯誤,又兼他率軍連戰連捷,故而此事才令人漸漸忘了。”
李重九聽了也不由感嘆。李世民心狠手辣可見一般,在另一個時空裡,李世民與劉黑闥決戰洺水時。就在兩軍決戰時,突然命人掘開洺水。洪水衝擊正在交戰的敵我兩軍,在淹沒了劉黑闥主力後。李世民率精銳反擊,終於大破劉黑闥。這一戰被後世津津樂道,但是李世民不分敵我,水淹兩家人馬之事,也就無人異議了。
當然以上的李世民的黑歷史,在漫漫長河中,都大部分被人選擇性地遺忘了,至於玄武門之變實在無法繞過,李世民索性對史官說,改削浮詞;直書其事。至於如何直書其事,就是各種手段去理解這一人倫悲劇。反正大家只要記得,李世民討薛舉,滅宋金剛,破王世充,擒竇建德,敗劉黑闥,一統天下,橫掃東西突厥,氣吞萬里如虎就可以了。
聽姬川說李世民屠城的事,一旁單雄信卻道:“自古以來為將者,有幾人是手腳乾淨的,想要婦人之仁,學儒家之仁,就不要為將,去做官好了。”
姬川聽了大怒,當堂與單雄信吵了起來。
李重九當下喝止二人爭吵,一旁薛萬徹倒是十分公允地道:“我等對於李世民屠城之事,也不覺得如何,至於李世民淺水原敗給薛舉,也只是傳聞,並無確實的證據。在某眼底,李世民至少是從沒有敗過的名將,是我軍頭號大敵,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