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部分

劍一橫在脖頸上一抹。

隨即鮮血長長噴濺。灑了滿屋子都是。劉弘基腳步向後蹬了幾步,目光中露出一抹欣然。似在贊著此劍‘好快’。

太極宮早朝,李唐的大臣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朝,可以看出很多人昨夜都是沒有睡好,臉上頂著黑眼圈。

隨即李世民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大殿之中。

李世民對諸臣宣佈道:“昨夜叛亂平定,各位不必憂心。”

隨即生擒的李孝常,長孫安業,劉德裕,元弘善等人被李唐的禁軍拖拉上殿,這些人都是穿著一身血衣,臉上傷痕累累,看得令人觸目驚心。

李世民當殿問道:“孤素來待爾等不薄,爾等為何起事要殺孤。”

李孝常慘笑道:“王侯將相寧有種,這天下又不是你李家的,你這樣連親兄弟都能殺的人,也登得上太子之位,我們又為何不可。”

李世民點點頭,並沒有動怒,反而道:“罵得好!統統拖下去,在殿前杖斃!”

說完李唐禁軍將這些人統統拖拽而出,在大殿門前大唐百官的圍觀中,一一杖斃。

大唐眾官員看得噤若寒蟬,李世民卻談笑自如。

隨即劉弘基自殺而死的事,也是報上殿上,李世民想起二人的交情,只是輕輕道:“可惜,弘基與孤是少年之交,若是能說明情由,未必不能免死罪,但是他既選擇此路。孤也無話可說,讓他的妻子扶他靈柩回老家安葬吧,對了,以國公的禮數,不可差了一點。”

堂上大臣見連劉弘基都自殺了,與之交好的大臣都是紛紛感嘆。此人乃是李唐名將,折了一人,也是少了一人,加上李孝恭被罷免兵權,李唐能戰的名將也就更少了。

慶州已是夜晚。

慶州城外,火光四處,無數唐軍士卒,舉起火把登城廝殺。

楊文乾站立在城樓上,指揮士卒拼死反撲。

昔日的袍澤廝殺在一處,大唐的精銳相互搏命,彼此計程車卒雖是不願意,但是在各自主帥的命令下,他們又不得不彼此交戰。

轟!

一聲巨響,慶州城城門終於被唐軍的撞門車轟破,城外的唐軍一湧衝入城門,城門後慶州軍一點抵擋,根本是螳臂擋車。

但是楊文幹猶自在城頭上喊著:“殺,殺,殺到最後一人!”

楊文幹麾下的死士在聽得楊文乾的命令下,大吼一聲率領城牆上計程車卒,紛紛從馬道上殺下,義無反顧地撲向了正在湧入唐軍將士。

頓時楊文幹左右的城牆上一時候都是空了起來,只有他一人面色猙獰地猶自舉劍大吼,左右士卒在他呼喝下都是衝到了城下,竭力阻攔唐軍殺入。

但是城門已破,殺入城中的唐軍士卒猶如洪水決堤,其勢不可阻擋。

楊文幹麾下將士的阻攔,猶如是一頭快要溺死的魚兒,最後那幾下撲騰,雖是十分有力,但最後還是沒有了生息。

楊文幹看著左右將士盡數戰死在城下,回望著左右空蕩蕩地城牆,原來只剩下他一人。

左右唐軍士卒已是從馬道上上來喊道:“活抓此人,敘功三級!”

“不,要將此人千刀萬剮,這慶州城折了我們多少將士。”

“要不是此人,我大唐將士,也不是死在這裡三四千人,都是因為他,殺了他,為死去兄弟報仇!”

楊文幹聽此哈哈一笑道:“蠢材,李世民以為殺了我楊文幹一人就行了嗎?大唐完了,大唐完了!”

說完楊文幹登上城垛,然後縱身往城下一跳!(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

太極宮裡。

房玄齡對李世民道:“太子殿下,楊文幹之亂雖平,但我軍卻為此付出了不小代價。楊文幹窮兵黷武,慶州數百里經此一戰已成焦土,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攻下慶州我們士卒折損傷亡也超過兩千餘人,縱勝也不足喜。”

房玄齡又接著道:“楊文幹之亂,還令河西一片亂局,段德操乘勢則是將驛站搗毀,封鎖道路,斷絕與朝廷來往,同時率軍駐守各縣,楊恭仁曾派人勸降,段德操則回答道,若是逼迫太甚,他則會直接降趙。”

李世民問道:“梁師都不可一點動靜也沒有吧。”

“是的,梁師都此人最會狗仗人勢,當初藉著突厥之力,屢犯我邊境,眼下又得了趙國支援,再度數犯我河西腹地,不過此人用兵倒是平平,降趙後幾次劫掠都被侯君集擊敗,只要趙軍不再河西增兵,我看河西應是無礙。”房玄齡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