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用自己信任的天策府將領為將,來接管軍權。
所以李世民才有打算革除,李神通,李神符,李道玄,李孝恭,李瑗這些人的兵權。儘管這些人中李神通當初也是大力支援李世民上位的,但是李世民已是鐵了心的換掉,讓自己親信將領接管軍權。(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
鄧州,唐軍河南道行臺。
“河間王,這是天子的旨意,請你回長安一趟,而河南道行臺的人馬,暫時改有李靖節制,另有張公瑾輔之。”
殿中監陳福將聖旨交到了李孝恭的手中。
李孝恭呵呵一笑,臉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失意之色道:“戎馬在外,老夫已是五年沒有回長安了,這一次回長安,終於有機會可以面見天子,敘敘舊了。”
李孝恭這麼說,下面將領卻是神色不一。
陳福連忙道:“郡王是國之重臣,這一次回長安,天子是有要事交託的,眼下大唐時局有變,哪裡少得了郡王這樣重臣在旁扶持。”
李孝恭笑著道:“我明白,請你轉告太子殿下,明日我就放下軍務,返回長安,你先去驛站下榻吧,我這裡還有軍務要交割。”
陳福聽對方不指陛下,而是談及太子殿下,當下臉上尷尬一笑道:“太子年輕,也少不了郡王幫著太子扶一把啊,那我先告退了。”
於是向李孝恭重新施禮後,這才退下。
陳福走後,帳內只餘下一系列大將站立,如龐玉,吳黑闥,張鎮周,盧祖尚臉上尚有不忿之色。
李孝恭笑著對諸人道:“各位,老夫行事半生,沒有做過半分虧心之事,看相的都說我是長命久祿之人,眼下歸去長安,也是保全富貴,你們何必憂愁。”
大將張鎮周道:“徐世績,單雄信大軍正在猛攻河南,天子。不,是秦王殿下。在這時候臨陣換將,豈非是動搖軍心。”
另一名大將吳黑闥也是道:“大帥。朝堂上的事情,某是粗人不懂,但是我軍不可一日無大帥啊,現在徐世績,單雄信氣勢洶洶,我們正準備與大帥一併好好打一戰,讓趙人知道我們唐軍的厲害,眼下這是怎麼回事,我們還怎麼打這個戰。”
說完吳黑闥氣呼呼地坐下。
李孝恭目光掃過眾將道:“你們不必說了。這一次不論是太子,還是天子的意思,老夫都不在乎。既是決定已回長安,老夫就不會婆婆媽媽的,至於下面如何對抗趙軍,我想藥師,弘慎二人足以擔之。”
一旁李靖,張公瑾二人聽到李孝恭提到他們,都是一併抱拳道:“大帥!”
李孝恭走到李靖面前。語重心長地道:“藥師,你之才具,遠勝某十倍,古往今來論為將者。你不亞於孫武,姜尚之後,只……罷了沒什麼。”
李孝恭本要說‘人力有時盡’。但是最後一句他卻沒有道出。
“諸位,老夫此去長安。在此期間,你們謹聽李靖之命。不可違背,懂了嗎?”李孝恭說到這裡,目光掃過眾將。
“諾!”
下面眾將一併允命。
這時李孝恭將自己的蹀躞玉帶解下,交給李靖。
蹀躞帶是一種腰帶,是胡人傳給漢人一種風俗,腰帶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蹀躞帶乃不少權貴武官喜佩之物,大唐三品以上武官則可懸此玉帶。
而李孝恭將自己蹀躞帶交給李靖,顯然在眾將面前表示李靖以後就是主帥,爾等不可輕之。李靖雖是不世出的將才,但是卻資歷不夠。所以他要將自己的威望借給李靖,讓他來威懾諸將。至於自己恐怕日後是再也沒有重掌軍權之日了。
李孝恭事後,河內的李神通,李神符兄弟也被調入長安,大將之位由李世民心腹高甑生,程知節接替,負責河內防務。
而絳州總管襄武王李琛,也被掉入長安,總管由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擔當。
不過軍權移交也並非一帆風順,天策府眾將上位,令不少原先忠誠李建成,李元吉的餘黨深感不安。這邊李世民明裡暗裡的清算也是一直不停。李孝恭返回長安的同時,李唐的河南戰局,頓時崩壞。
駐守在汝南郡,原齊王護軍李思行率軍叛變,放趙軍進入汝南,汝陽,西平等汝南重鎮相繼失守。
李思行之後,東宮太子千牛李志安聚眾起事,李唐宗室長樂王李樂良率護軍叛變,李靖雖是撲滅了這兩場叛亂,但是由徐世績指揮的趙軍卻乘勢而入,令李唐在河南局勢陷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