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後備軍,也被守軍阻擋住在坊內,手頭所有力量都是動員了,可謂全力以赴。
李重九不由搖頭果然是攻城為下,投入全部兵力。面對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守軍,仍陷入了苦戰。但李重九又暗暗慶幸,幸虧用分兵之計,調走了城中過半守軍,否則憑手中的一萬五千大軍,能否攻下柳城,還需劃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在這裡城北之處,陡然城門大開,足足上百騎騎兵從倉皇的城門之處離開。看著他們策馬離開柳城後。頭也不回的扎入城北的樹林,李重九不由微微浮出一絲笑意。隨即城內太守府的方向,燃起了一道黑煙。
“發令給王馬漢,就說城將已逃。令他立即出兵伏擊!”李重九言道:“另外傳令下去,城池已破,立即從四門殺入!還有投降者一律不殺。騷擾百姓者,擅入民居者一律殺!”
傍晚。柳城太守府,經過撲救。火勢已是停歇。城北,城南,城西幾處城南之處,仍有敵軍殘餘在負隅頑抗。
李重九由城東入城,兩側兵卒持槍把守著街道,將敵人肅清一空。李重九來到糧倉後,一名敵軍將領以及十幾名兵卒都跪在倉外,由自己計程車卒看守著。這名敵軍將領見李重九後言道:“稟告可汗,太守離去時,令末將燒去糧倉,在下沒有聽令,眼下糧倉完璧交給太守。”
“很好,你立下了一功。”李重九點了點頭,有了糧倉,自己大軍的軍糧問題就解決。柳城當年作百萬徵遼大軍的支點,雖糧草不如懷遠鎮,通定鎮多,但也足夠一萬大軍一年的吃食了。
李重九回到太守府,這時溫彥博帶著一名穿著破爛衣服的人,上前對李重九言道:“使君,攻下城後,我入城中地牢,救出林甫兄!”
對方見了李重九後,雖渾身衣衫破爛,手腳皆是生了瘡,但仍是一整鬚髮,以士人之禮參見李重九。李重九亦心知溫彥博口中的林甫兄,此人名為楊林甫,原先是柳城太守,後羅藝造反,因不肯降羅藝,於是一直被關押在縣衙大牢中。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足下乃是忠君之臣,一切辛苦了,不知以後打算如何?”
楊林甫微微抬起頭,看向李重九,長嘆言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隋室看來是無法守得江山了。老朽已是百死餘身,願投效太守,獻綿薄之力。”
李重九欣然點頭,言道:“如此有勞了,那麼我就令足下仍為柳城太守,替我鎮守此城如何?”
楊林甫當下言道:“多謝使君信任,老朽在柳城還有幾分人望,這就替太守出面招降各軍,並安定民心。”
有了楊林甫出面,城內仍在抵抗的各路隋軍,皆是歸降。同時城中民戶,見楊林甫出面,本是擔心城破後遭到洗城的噩運,但現在皆是放心下來,里長,保長自發出門配合守軍維持秩序,抓拿藏匿的守城士卒,還幫忙救火免除亂軍帶來的災厄。如此到了入夜時,整個柳城的秩序已是徹底安定下來,沒有遭到大的破壞。
半夜王馬漢率領千名突騎團將士,埋伏鄧暠成功,自鄧暠以下守軍百騎無一人落網。鄧暠被五花大綁押到李重九面前,李重九問言道:“鄧太守願降否?”
鄧暠怒瞪了李重九一眼,言道:“不降,不降,一介市井徒焉能,居為人上人,老子出身將門,豈能降你。”聽鄧暠一言,眾將都是大怒,市井徒是對商人蔑稱。李虎也算是商人出身,若硬要如此稱李重九也不為過。
眾將皆勸殺之,李重九搖了搖頭,言道:“被人罵一句罷了,殺之無益。”
不過李重九也不準備收用此人,當下言道:“將鄧太守五花大綁押了,去城外塢堡戍堡勸降守軍,對了,勸降時候,堵住此人的臭嘴,事後押了大牢。”
“諾。”
當下左右上前,拿起破布堵了鄧暠的大嘴,看著對方左右掙扎的模樣,眾將都是哈哈大笑。在鄧暠,楊林甫兩人的出面下,被突地稽,丁零族圍困在塢堡內的隋軍紛紛投降。李重九決定將這上千之眾盡數打散,編入三千郡兵之中。同時南邊從來訊息,北平郡的羅藝率三千大軍盧龍出兵救援柳城,行了一半後,聽聞柳城被攻陷的訊息後,已是返回了盧龍。
李重九進行戰後敘功。柳城之戰打的頗為慘烈,即便在絕對優勢之下,攻城仍傷亡七百多人。李重九決定,陣亡將士一律收斂屍首,並運回故地安葬。至於負傷將士也好生照顧,沒有殘疾的敘功,晉升一級。
次日溫彥博,楊林甫一併來參見李重九。溫彥博拱手言道:“太守,遼西郡已得,遼東郡與羅藝的北平郡聯絡已斷,遼東郡現在必是人心惶惶,太守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