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現在李重九大軍剛剛渡河,烽火臺即向後方傳信,並指示著隋軍方向和數量。

一切行蹤都暴露在高句麗人的眼皮子底下,李重九不顧那麼多,選了三千輕騎,皆是一人三馬,沿著遼水輪騎而行,速度極快。李重九與楊林甫猜測,這一行高句麗騎兵所前往的反向,十有**是蓋牟城。

一場驟雨突然降下,草地已是十分泥濘起來,遼東六月正是雨季,大雨一下,四處都是泥澤。滿地爛泥路,給當年徵遼的隋軍後勤帶來極大的不變。大雨遮蔽了視線,遼東的連綿起伏的群山,以及茂密森林都隱藏其中。

李重九前方騎兵只有憑著人跡車轍辨路,不久後來了一條石道上,擺脫了在泥地中行走的厄運。這條石道乃是當年漢朝古道,通往帶方樂浪。踏上這條古道後,騎兵速度大大增加,李重九前鋒斥候終於在高句麗人入城之際,追上對方的車隊。

兩軍在大雨之中展開激戰,李重九聞之咬上高句麗車隊後,當下率領本部鐵甲騎兵冒雨加速前進。石道之上,沿路可見倒斃的屍體伏在道路兩旁,隨著己方的前進,屍體越來越多。

待李重九率軍渡過一條小河,趕到一座城池的城下時,看見己方前鋒騎兵與高句麗騎兵,正廝殺作一團。而城中看見見李重九大軍趕到,當下鳴鑼示警,高句麗的兵卒不敢迎戰,當下棄了部分大車匆忙退入了城中。李重九將通定鎮被俘三千多百姓盡數救下,但是城中的五萬石糧草仍為高句麗人拖了城中。

大雨之中,李重九看著眼前高句麗的城池,蓋牟城聳立在眼前,而城上無數戴著牛角兜高句麗戰士,冷然地看向城下。(未完待續。。)

第兩百四十二章 為華夏威服狄夷

遼東冬季苦寒,夏為泥澤,地勢多丘陵山地,山川切割,不似中原有大澤,廣袤平原。所以築城多於山上。高**立國於山上,高句麗因而興起。一般遼東所建立山城,一般皆選擇于山勢險峻,平原江河水陸之要衝。

而蓋牟城(注一)正是這樣的一座山城,將整個山丘都包納進去。蓋牟城三面背山,而面前則是梁水支流,從山下到城門有三道攔馬牆,中間分佈鹿角壕溝,山城的城牆不同於中原的黃土夯築的土城,皆是由以楔形石料,條石交錯而築,城上修築有馬面牆。城頭上手持銎尖鐵矛,頭戴牛角鐵兜,披著鎧甲的高句麗士卒,隔著雨霧,冷然打量著山下的草原騎兵。

整個蓋牟城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一個簸箕狀,雨水匯成,如溪流般從城牆的涵洞向下排洩,洗刷在攔馬牆下高句麗,蒼頭軍陣亡將士的屍體上,血水混著雨水緩緩而下。

大雨滂沱,戰馬一哆嗦,將身上的雨水甩開,泥水濺得眾人好似泥猴一般。雨水順著盔沿滑落,耳邊則是一片嘩嘩的水響,李重九注視著城頭,似要從其中看出幾分破綻。

楊林甫穿著蓑衣而來,上前對李重九言道:“太守,這雨下得急,還是先避一避吧!”

李重九揚起馬鞭指著城頭,對楊林甫問道:“林甫,我若要拔此蓋牟城如何?”

楊林甫聽了臉色一變,急忙言道:“這蓋牟城,乃是郡城。有敵酋處閭駐守,處閭相當於我大隋一郡太守。駐兵最少三千之眾以上。又何況入城敵軍又在五千之數,如此城中即有近萬敵軍。而山城堅固足以固守,攻取此城,難於柳城百倍。太守眼下已救回百姓,我們不必再此城下損兵折將,立即返回遼水就是!”

楊林甫的意思,是讓李重九不必攻下此蓋牟城,立即退兵返回。聽了楊林甫的話,一旁的王馬漢,亦是言道:“小九啊。楊太守說的有道理,柳城才七百守軍,我們弟兄們都幾乎崩壞了牙才啃下。而這高句麗城,全城都是石頭,吃也不能吃,啃也啃不下。算了,該救了也救了,損失個幾萬糧草也沒什麼,回去吧。”

李重九聽王馬漢。楊林甫之言,搖了搖頭,堅定地言道:“不必說了,我已決定攻城。為通定鎮慘死的將士報仇,我要為華夏威服狄夷,讓這不敢正視我蒼頭軍。從此不再踏足遼水一步。”

“太守!太守!”王馬漢,楊林甫都是色變。

李重九沉聲言道:“我自有辦法攻下此城。你等造作就是。”

當下李重九斬釘截鐵地,言道。“傳令下去,令額託,英賀弗,王馬漢,突地稽你們率各自騎兵入山谷,掃蕩一切高句麗村莊!”四人聽到李重九將令之後,當下應諾而行。

“傳令讓六千步卒加快行軍,立即趕至城下,準備參與攻城。”

見李重九其意已堅,楊林甫也不信,李重九究竟有什麼辦法,能以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