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點頭,當下大度地言道:“李兄,記得不錯,正是十箭。若李兄亦能射中十箭,這場比試就算李兄勝了。”
李重九不動聲色點點頭,言道:“好說,好說。”
當下李世民將自己坐騎韁繩,交由李重九。
李重九見此馬頗為神駿,顯然是突厥名種,放到馬市上絕對是千金難得,不知是否乃日後昭陵六駿之一。當下李重九言道:“二公子乃是良駒,在下平素所騎皆是劣馬,馬性不熟,可否讓在下先策馬一陣。”
“正該如此。”李世民大度言道,當下退後一步。
李重九當下試馬,一陣賓士。
於是李世民與李重九二人馬術,誰高誰低,眾官兵皆是行伍之人,故而一目瞭然,騎射不僅是要射得準,在馬背上穩,騎術一樣重要。
下方捧著頭盔的長孫順德笑著言道:“若是步射,這小賊恐怕還有幾分勝算,若是騎射,拍馬亦不及二郎君。”
李重九來來回回試馬,已是令在旁的官兵,皆不耐煩。倒是李世民站在一邊,絲毫不快之色也沒有,沒有提一句催促。…;
自信,這是一種無比自信。
李重九將馬一撥停下,顯然是試馬完畢,眾官軍皆是注目而去。
李重九催動坐騎,向大樹右側斜行穿插而去,待靠近一定距離,李重九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箭頭直指大樹。
嗦!
弓弦響動,眾人一眨眼之間,樹葉應弦而落。
第二箭,又中,第三箭,再中。
第四箭!
第五箭!
長孫順德在一旁看著,李重九騎射上也是每箭必中,反而露出了笑意,哈哈地一揮馬鞭,言道:“這小賊輸了!”
眾官兵亦看得清楚,李重九射術無可挑剔,但是騎術確實不如李世民,戰馬的顛簸,顯然影響了他射箭的速度。
馬頭擦著大樹而過,方才這時李世民已射完了十箭,李重九卻只射了五箭。
眼見戰馬距離大樹,越騎越遠,長孫順德見此哈哈大笑,言道:“即便養由基復生,也不可能,在如此遠距離上射中,十箭對五箭,這小子完了。即便是折回原地,再射第二趟,也是輸了。”
李淵見勝負已定,緩緩搖頭,吩咐手下言道:“此人乘馬欲拋棄手下而逃,你們追上去,不可放跑了此人。”
李淵部下轟然答應,十幾名玄甲騎兵一併上馬。
正待李淵剛剛吩咐完畢,突聽李重九的戰馬一聲長長嘶鳴,坐騎前蹄踏空,突然人立而起。
只見李重九重重一勒韁繩將坐騎停住,悍然將馬頭撥回,雙腿一夾馬肋,返身而回。
喝!
李重九催動戰馬,賓士起來,陡然之間,李重九臉上流露出堅毅之色,將弓從左手交由右手握持,而左手朝箭囊裡一撥,取出一隻箭來。
“這難道是……”李淵忽然之間色變。
一貫不動聲色的李世民,臉上亦是露出震驚之色。
戰馬打著響鼻,狠狠地噴吐著白氣,鬃毛如雪,隨風翻動,蹄作踏雲,李重九在馬上穩如磐石,右手持弓,左手引箭,抬手就射。
箭若流星!“居然是左右開弓!”長孫順德當即神色麻木。眾官兵頓時鴉雀無聲。
一箭!
兩箭!
三箭!
四箭!
五箭!
箭不空發,殘餘無幾的樹葉,皆是一併被射落。
歪脖子大樹,幾乎成了光禿禿的模樣。
李重九從容射畢五箭返回李世民身前,下馬拱手言道:“二公子,在下取巧了。”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氣,抱拳言道:“李兄,射術無雙,世民甘拜下風!”
李重九笑著,伸出右手言道:“二公子,足下勝在騎術,在下勝在射術,大家旗鼓相當,不分勝負罷了!”
見李重九伸出手來,李世民朗聲一笑,亦伸出右手握住李重九之手,言道:“李兄,需勤練騎術,他日再見,我們定要分個高下。”
李淵在山下看著二人惺惺相惜,不由捏須,笑著言道:“好一個左右開弓,當真是英雄年少。”
一旁周縣令焦急地言道:“唐公!豈可縱虎歸山。”
李淵將手一止,言道:“放開一條道路,讓他們下山。”
;
第七十二章 只為了活著
官軍去後,平原上的殺戮終於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