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益擴大,幅員漸漸遼闊。
昨日郭孝恪傳來戰報,他率大軍不負所望攻陷了烏桓山,將趙國北方疆土,一舉向草原深處推進了好幾百裡。郭孝恪已向李重九發出請求,增加對松漠都護府的漢軍戍軍,以便在烏桓山築城。
李重九固然眼下兵力不足,但還是答應了郭孝恪,派出兩千從北境六郡新募的兩千精壯送往白狼城。不過兵嘛,要郭孝恪自己練。
此外郭孝恪還在奏章中保舉王實為鷹揚郎將。言此在攻伐烏桓山的兩戰,先是守護糧隊。擊退契丹騎兵夜襲,又襲擊烏骨嶺,以少擊多,大破三千契丹騎兵。李重九看了初時看了一愕,沒料到王實這屯田校尉,居然自食其力,在松漠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自力更生還幹出一番天地來。
難道是人才到哪裡都會發光,自己之前對王實看法有所偏差。或許還是老臣們那句話對,小輩嘛,總是要讓他出去闖一闖的,不摔打摔打,怎麼知道將來是龍是鳳。不過對於王實能有如此上佳表現,李重九還是很高興的,當下不僅批准了郭孝恪的請求,還給與王實實權,授予他白狼城副將之職。
王實歸王實。但是郭孝恪在烏桓山擊敗了契丹人,讓李重九在塞北形勢一片大好,最主要的還是切斷了突厥與高句麗的人直接聯絡。對於契丹內附於高句麗人的勢力也是一個有力的打擊。
契丹各部幾十萬離開烏桓山熟悉的草原而北遷。李重九順著地圖望去,再北遷就是現在的大興安嶺。這一片茫茫大山,直至今日很多地方仍是原始叢林。契丹人如果要被北遷至過冬,那麼生活必然更加艱難。
如果真是這樣。幾十萬缺少了牛羊畜馬的契丹在寒冷的大興安嶺這,將最少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不過李重九不準備將契丹人趕盡殺絕。反而決定要乘此機會大力招攬契丹人,允許他們遷回火兒慎草原。當然條件是,他們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