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4部分

不為利往,好似人活著不為五穀雜糧一般。”

曹紋沒穿官服旁人不知他身份,所以被人諷刺,他也不與對方計較只是笑笑地道:“小哥說的是。”

“有關中傳來急報。”一名穿著下屬急匆匆趕來。

曹紋見是風聞司十萬火急的信件,拆信一看後,突然色變。

唐軍居然沒有按照預料中三路進發的態勢出兵,而是李建成,李元吉率關中十萬大軍的主力,北渡蒲津。李淵居然推翻原先計劃,不,他原先的計劃根本就是欺瞞外人的。

他所屬的風聞司,千辛萬苦刺探來的軍情,居然是假情報,還被李淵玩了這一手。

想到這裡曹紋不由痛恨自己的麻痺大意,為什麼當初先入為主就這麼判定了,待看到河陽橋時。曹紋一驚猛拍大腿心道,不好。

曹紋當下騎馬前行。直奔橋頭守軍。守軍見有人插隊怒喝:“怎麼不排……”

守軍待見了曹紋手中的令牌後一時失語,曹紋道:“吾有重要軍情要見河陽守將蘇將軍。你速速給我帶路。”

“諾!”

當下幾名趙軍士卒在前領路,讓出道經過河橋,直奔北城而去。

要知道河陽三城,分別為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

北中城在黃河以北,於北魏太和二十年所築,那時候魏孝文帝剛剛遷都至洛陽不久,就下令修築此城,守護從洛陽至舊都平城聯絡通道。現在北中城,也是河陽縣縣治。北魏北周一直將此城視作洛陽北面重鎮。

要從南岸去北城,就必須經過南城和中城。

而相對於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建得稍晚,是元象元年,那時候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為了鞏固洛陽局勢,又在其後修築了中潭城,南城。

現在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一併扼守了洛陽北方要道。三城之間有浮橋相連。杜甫有一首徵詩,朝出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可見從河陽至洛陽,只需一日的時間。

曹紋大步行於浮橋上,經過中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