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武士彠吃了一驚自顧道:“莫非是趙軍名將尉遲恭嗎?”
戰馬打著響鼻,趙軍並沒有一來就發動衝鋒,那大將在馬上大喝道:“吾乃是尉遲恭,爾等自作聰明,想要勾結郭科偷襲祁縣,孰不知爾等一舉一動早就在我軍監視之下,一個時辰前,郭科已是授首,爾等卻矇在鼓裡,猶然不知。眼下本將不想再開殺戒,讓爾等速速投降,某可以保證爾等不死!”
話音一落, 武士彠臉上頓時煞白。(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
聽聞對方乃是趙軍有名的大將尉遲恭,李唐河東軍士卒都是嚇了一跳。自趙軍攻陷太原後,唐軍一直在太原邊境屯紮重兵,不時襲擾。雙軍雖沒有大的交戰,但是小的戰鬥一直不止。
有一次唐軍三千步兵圍攻趙軍一個塢堡,尉遲恭率五百精騎前來解圍。當時唐軍已是要撤退了,結果尉遲恭率騎兵突擊唐軍後陣,將唐軍一直引以為豪的陌刀陣擊破。三千唐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從此尉遲恭之名威震河東。
武士彠部下一人道:“將軍,趙軍包圍了我們,眼下不如降了吧!”
武士彠怒瞪了對方一眼,拔起劍來,一劍將此人刺死大喝道:“諸位隨我死戰,此刻到了以死報效陛下的時候了。”
“冥頑不靈!”尉遲恭聽到武士彠的喊聲後,當下下令趙軍攻擊。
武士彠雖知中伏,卻是不懼,他這三千人馬,有五百名都是從關中帶來的精銳,也是僅次於玄甲軍的唐軍銳卒,北衙禁軍。北衙禁軍來源於當年跟從高祖李淵太原起事的三萬人馬。
這些人馬與唐皇室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士卒上下都十分忠誠,而且戰鬥力很強。李淵入主長安後,朝廷對這些士卒予以重禮。不僅賜予關中地區的肥沃糧田,部分還編成了李淵天子手中的近衛部隊,被稱為北衙禁軍,又號元從禁軍,並屯駐於宮城北玄武門外,士卒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故而又號父子兵。
武士彠當下命元從禁軍士卒為骨幹。一併在河北佈陣,擺出負隅頑抗態勢。趙軍岸上岸下兩面夾攻。唐軍腹背受敵下,猶自頑抗。蘆葦叢中小船上。趙軍士卒不斷向蘆葦叢內,藏身唐軍放箭。唐軍士卒奔走在蘆葦之間相避十分被動。
而這時候大澤邊,隆隆鼓聲響起,原來唐軍襄武王李琛領大軍從湖上來援。李琛當初也是留了心眼,見武士彠失手,立即來援。
昭餘祁上,唐軍士卒駕馭的小船,穿梭於湖面上,水澤上的鼓聲隆隆作起。一望水澤之後,唐軍小舟密密麻麻,數不勝數,四面趕來與趙軍水軍交戰在一起。
湖面上的蘆葦叢,兩軍士卒各自操舟,從湖上出現。兩軍將士駕駛的小舟,只容下五六人,一人掌舵操船,一人划槳。其餘三四人,拿槍張弓立於船頭上,舟船上豎著幾面旁牌,兩軍士卒就躲在旁牌後射箭。
一番箭射之後。船隻划槳逼近,兩軍舟隊,隨即錯鋒。進入短兵相接。站在船頭上士卒,猶如秦漢時車戰一般。各自手持長槍,在船頭上互相抽擊。
不斷有士卒被擊入湖水之中。嘩地一下濺起老大的水花,在這寒冷的天氣裡,掉入湖中就只有死路一條。但唐軍援兵救人心切,都是拼了命般衝來。趙軍士卒水戰倒有有些準備不足,落於下風。
而在岸上少去被趙軍背後襲擊的後顧之憂,武士彠好容易穩下陣腳,但這時候尉遲恭率領趙軍開始衝鋒。
昭餘祁岸邊的一旁泥澤,雖又凍又硬,但是仍不利於騎兵衝鋒。尉遲恭發現了這一情況後,當下用步卒來攻陣。
“穩住陣腳!”
武士彠將披掛穿戴整齊大聲怒吼著。
唐軍士卒屏息靜氣,士卒們肩並著肩依著,豎起盾陣。他們眼下要守住這灘頭,等待後方唐軍主力趕到。 唐軍三千步卒以元從禁軍為中央,兩側是河東道府軍,揹著大湖的地勢,布成了一個半月陣,迎接趙軍。
因為是背水一戰,故而唐軍上下眾志成城,目露死志,盯著前方的趙軍。
“長槍軍何在?”
尉遲恭在馬上怒吼。回應他的是山呼海嘯的咆哮聲。
“讓唐軍看看我河東健兒的本事!”
“諾!”
殺!
七千餘趙軍如潮水一般壓上。趙軍步卒牛皮靴子踏過湖邊的田埂阡陌,將地上踩得一片溼滑。鐵兜之下,是冰冷的目光,毫無感情地看著面前的唐軍士卒。
趙軍長槍軍轟然開始加快步伐,在尉遲恭馬前,望去是一片密集如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