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部分

洋流前進,戰艦一路行來沒有什麼阻攔,與預期之中要快了不少抵達了朐山港外。

這新艦雖好,但是問題來了,新式戰艦不如沙船好靠岸,難以停泊登陸,這時候的朐山港,遠沒有達到後世時連雲港那種霸氣的吞吐裝載的能力。這時候黃河還沒有奪淮,泥沙還未淤積,所以今日連雲港大部分的地區,還是沉在海中的。

因此趙軍的海上新式戰艦開到了朐山港外,因為不明水情,不敢靠岸,萬一擱淺就糟糕了。

於是趙軍大將王馬漢,薛萬徹,烏古乃各率人馬依次從大艦上轉乘小船,在朐山港登岸。

連李重九也是立即上岸,他拒絕了姬川建議,換乘艦隊中的沙船登岸,而是與姬川,虞世南,張玄素等謀臣將士三十餘人,一併乘坐旗艦附屬的柴水船,向港口駛去。

這相當於現代救生艇的柴水船,大約只有旗艦四分之一大小,為了快點駛向港口,李重九左右近侍都是動手,拿起船槳來划船。

而李重九獨自按劍立於船首,目眺遠方,疾風拂身,海水激濺,打在嘴角邊上滿是鹹味。

海上波濤翻滾,李重九亦是隨著波濤心潮起伏,忍不住用劍柄擊起船沿來,這時候天空之上層層雲翻滾,望去好一番風起雲遊的景象,而在蒼穹籠罩下的大海上,波濤翻滾,層層排浪追逐,李重九乘著小船上,身子隨著浪頭起伏沉降,一高一低浮沉於浪花上。

“大風起兮!大浪逐兮!想必當年祖逖,也是如此橫江之上,中流擊楫吧!”李重九一邊擊劍於船沿一邊言道。

一旁張玄素道:“當年祖逖殫精竭慮收服中原而未果,最後功敗垂成,他的功業又豈能與陛下今日相較呢。”

李重九回過頭,笑著道:“你是否擔心,朕這一次出征,步祖逖後塵,一語成讖呢?朕從不擔心如此,大丈夫在世,當如船行於海上,破浪而進,豈能因其他事而分心。朕敬仰祖逖,是敬仰他當年中流擊楫的豪情壯志,而不是以成敗而取人。”

張玄素聞言道:“陛下豪邁,是微臣多言了。”

李重九話說完,船上起居舍人,就立即揮毫在船上寫下。

革新二年三月,是時杜伏威攻山東,兵徇琅琊,帝率大艦百艘,將士三萬有餘,浮海而徵。及船上,帝言祖逖中流擊楫之事。

中書侍郎張玄素勸帝,大戰之際,何故道不吉之言。

帝謂玄素曰,大丈夫在世當乘船破浪,勇猛精進,其可他顧!(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

朐山港夜幕降臨,港口上人聲鼎沸。

小小的朐山城,自是容不下趙國大軍,港外剛剛登陸的趙軍士卒,在這裡豎營。

營內中軍主帳,鑲著金邊的帷幕下,火把晃動。

作為降將王雄涎候在中軍大帳之外,左右都是趙軍廷衛軍裡高大魁梧的侍衛。

過了一陣,火把一陣晃動,帳門一開,幾名趙軍的大將離開大帳。這些大將走過轅門時看向自己,

只是微微一瞟,就雷厲風行地大步而去,他們身上顯是奉了什麼軍令,故而行色匆匆。

不用看他們身上的鎧甲,王雄涎憑這幾人風度氣勢,也猜測到他們都是趙軍的高階將領。王雄涎心

道不提秦瓊,就僅憑這幾人,在江淮軍眾將之中,似也沒有一人可以比得上,難怪當年名將陳慶之有言

,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

“你可是降將王雄涎?陛下有請!”

王雄涎立即收回思緒道:“是。”

交了兵刃,進入大帳後,王雄涎見到,一名三十歲左右,身穿戎服的年輕男子,正在案頭埋頭疾書

“拜見大趙天子,陛下萬歲萬萬歲!”王雄涎當下跪伏行禮。“平身,先坐下,朕處理完手上案卷

再與你說話。”

王雄涎微微一愣,他本以為自己身為降將,這位天子會出言敲打一下自己。但沒有料到只是平平淡

淡的這一句話。

“諾!”王雄涎在一旁坐下。

上首李重九抬起頭,將筆擱在一旁問道:“朕聽說汝為杜伏威義子,對杜伏威必是瞭解。他平日為

人如何?”

王雄涎聽了這一句話,暗呼厲害。心道這個問題可真是難以回答,說好說不好都不是。王雄涎當下

道:“義父平日雖出身草莽。沒有讀過書,但為人好謀決斷,待部下賞罰分明,在下觀之雖不不知比魏

公李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