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侍衛見李重九出府皆是大喜。
李重九言道:“隨我去徐世績府上。”說罷翻身上馬,而這時二十多名親衛策馬,往大街而去。
馬蹄踏在街邊石道之上,格外清冷。
李重九於馬上尋思,歷史上,李密投奔李淵後,率兩萬瓦崗軍大軍入關中,結果將士至關中後多欲東還。
而現在,李密既決定西入關中,但山東河北出身瓦崗軍將士必不願意景從,李密授意自己可以爭取這些將士為自己所用。
思來想去,最重要的關鍵人物,乃是徐世績。
翟讓死後,徐世績,王伯當,單雄信數人都是僅次於李密,都能自率大軍,坐鎮一方,獨當一面的人物。不僅如此徐世績還是瓦崗寨創立之初的元謀之臣,在軍中深得人心。
況且徐世績鎮守黎陽,在城中勢力深厚,只要李重九能勸動徐世績,那麼必能爭取城內更多的瓦崗軍投奔自己。
一旦自己掌握了黎陽城城中控制之權,就可發號施令,讓李世民,長孫無忌他們通通不能逃出此城。
李重九想到這裡,快馬加鞭朝徐世績府上而去。
這時已是入夜,正是宵禁之時,坊門四閉,大街只有巡城騎兵,以及更夫在城內巡邏。
李重九出示李密的令牌,一路暢通無阻,待來到徐世績府上時,通報一聲後即放行入府。
李重九待進入府門時,但見府內卻是一派外鬆內緊之狀。
徐世績府上衛兵皆是身披重甲,手持火把刀槍來回巡弋,其戒備之森嚴,更勝於李密的魏公府上。
李重九直入大堂,但見徐世績坐在一張胡凳上,一手按著寶劍,一手持著書卷。
李重九當下抱拳言道:“徐將軍。”
徐世績聞言抬起頭來,看了李重九一眼,神色頗有幾分複雜。
徐世績言道:“上谷公,莫非是奉魏公之命來的嗎?”(未完待續。。)
弟三百八十五章 佈局河北(第二更)
魏公府旁一處小院之內。
許敬宗,柳燮二人皆是畢恭畢敬地,坐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看向柳燮,言道:“此次李密肯入關中,歸順我大唐,多虧柳府緣與你兩位兄長之功啊。”
柳燮笑著拱手言道:“秦王誇讚,愚三兄弟愧不敢當。”
柳燮乃是蒲州解縣人,當初他為朝廷河內郡丞,後見瓦崗軍勢大,於是降伏李密,李密任之為府緣。而他兩位兄長柳亨,柳續都是蒲州人,同樣都在李密麾下為官。
兄弟三人都乃太常少卿柳旦之子,名臣柳慶之孫,系出於名門河東柳氏。
當時河東柳氏,河東裴氏,河東薛氏並稱為河東三著姓,乃是山西僅次於太原王氏計程車族。
這次晉陽起兵,河東三姓中,河東裴氏支援最多,李淵能成事裴寂功不可沒,故而李淵入長安後任裴寂為丞相,高官厚祿報之。而河東薛氏除了薛世雄一支在幽州外,以河東三鳳薛收為首的薛氏一族,不少都在李淵李世民手下為官。
而這一次,李密歸唐,河東柳氏則是不甘於裴氏,薛氏之後,出了大力,三兄弟上下出面,拉攏了一批瓦崗寨人馬投靠李世民。
柳燮也知憑此大功,將來只要李閥不倒,河東柳氏就可以一直屹立,榮華延綿數代。
柳燮預料是對的,按照原本的歷史李唐對柳家器重一直延續,比如柳旦的六世孫柳宗元,官至柳州刺史。當然最有名還是他身上唐宋八大家的名號。
相對於柳燮三兄弟,許敬宗這孤家寡人。在瓦崗軍影響力就差多了,他暗中暗向柳燮。見對方得李世民誇獎,不由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柳燮沒有半點持功自驕之色,反而是言道:“現在魏公雖是答允入關中,但黎陽與河北的瓦崗軍之舊地,距關中甚遠,較宇文化及,竇建德近,萬一二人來攻打。我怕唐主鞭長莫及,此河北之地不能自守。”
李世民笑著對二人言道:“二位放心。對於河內,河北之地,天子早已是志在必得。”
“願聞其詳。”柳燮言道。
李世民言道:“我剛剛接到密旨,天子已令右翊衛大將軍淮安王為山東道安扶大使,山東諸軍並受節度;而崔侍郎為副,經略山東。”
許敬宗當下問道:“秦王說的,可是博陵崔氏的崔侍郎?”
李世民點點頭。得李世民確認,柳燮與許敬宗對視一眼,都是露出了震驚之色。
這位出自博陵崔氏的崔侍郎。名叫崔民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