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元曉兩位僧人,則是在城西嘉福寺掛單。
嘉福寺乃是幽州名寺,在西晉永嘉年間就已是修築,距今四百多年。當地素有先有嘉福寺,後有幽州城的俗語。二人日夜勤學,佛學也是大大長進。
這一年來。李重九也就是新年年宴時見了三人一面,其餘都沒有見到。這一次新羅王使者前來。正好一併接見。
不過新羅王使者帶來的卻並非什麼好訊息,原來今年去年高句麗大舉進攻新羅。乙支文德率領的大軍一度打到了新羅京城城下。那時候李重九正忙著對李唐用兵,根本無暇顧及。
現在新羅王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再派使者來懇求,幽州能夠出兵,牽扯一下高句麗的後腿。
李重九自也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以棒子國的尿性,一旦高句麗一統了朝鮮半島,勢必又會如歷史上高句麗雄主好太王那般,向南對中原用兵的。所以不僅幽州對於新羅而言,是牽制高句麗的盟友,新羅對於李重九而言,也是不能滅亡的。他可不想將來有與李唐,高句麗兩線作戰的一日。
金春秋等人心知母國有難,當下一併向李重九懇求,要出兵東征,如之前兩度出兵遼東那般,痛擊高句麗。
不過對於三人請求,李重九現在卻頗為有心無力,前兩次出兵遼東,一次是為了確保遼東,遼西兩郡的安危,殺雞儆猴,以顯軍威,第二次則純粹是去高句麗那搶糧的。
但現在兩次出兵後,高句麗人被自己打怕了,不敢擅越遼水一步,故而遼東郡一直相安無事,而現在幽州今年秋糧收成不錯,暫時沒有劫糧的需要。
當然這並非是最主要原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自幽州郡兩度出兵遼東,痛擊高句麗後。高句麗東部傉薩淵蓋蘇文,認為幽州圖謀不小,為了防禦幽州再度用兵遼東,竟大興土木,以卑沙城,建安城,安市城為支撐點,北起扶余城南至渤海,修起了一道千里長城。
淵蓋蘇文修千里長城,破有要與秦皇萬里長城比肩的味道。
李重九記得,歷史上淵蓋蘇文修葺這千里長城,應是貞觀年間,為了防備唐軍進攻,而今天高句麗對手,從李唐換了李重九,修葺這千里長城,是防備幽州軍。
李重九派細作去察看過這千里長城,雖說還未修葺完畢,但已經著實頗為可觀,李重九這一次要想像前兩次那般,乘對方無備攻打遼東,佔點小便宜已是不可能。
幽州自從擊敗契丹,奚族十幾萬聯軍後,現在任誰也不敢輕視,就算是強如突厥要獨力攻打幽州,也要再三掂量,當然也就是敵人重視自己的壞處了。更何況李重九南面還有竇建德虎視眈眈,一旦他調動前往遼東,竇建德劉黑闥就會立即撲上來,狠咬你一口。
就現在而言,李重九與竇建德對峙的局勢,十分微妙。雙方對彼此,都沒有取勝對方的把握,故而猶如兩名決鬥的劍客一般,誰都沒有把握揮出第一刀,眼下都是彼此盯住,各自忍耐,等待機會的出現。
李重九在這時,絕對不敢疏忽大意,現在對於新羅王要求出兵遼東的請求,李重九不由顯得有幾分愛慕能助。
對方的一致懇求,李重九也沒有一口拒絕,只是說先作商議。
金春秋等人滿懷期望的告退後,李重九當下召來刺史府的官吏,以及軍方大將一併商議。
聽聞新羅王要求出兵遼東之事,眾官吏以及大將毫不意外的一併反對。
薛萬淑先言道:“新羅番邦,地小民少,寡廉鮮恥,豈可以盟友同等待之。”
薛萬徹言道:“眼下我幽州與竇建德大戰在即,兩邊皆是在厲兵秣馬,此時出兵遼東豈非本末倒置,自己安危都不顧,反慮及他人。”
趙何然也反對言道:“剛剛接到遼西郡楊郡守訊息,白狼水秋汛,道路沖垮,這時候出兵,大軍難以跋涉。”
李重九聞言不語,轉頭看向掛在牆上的幽州遼東地圖,突然對眾人言道:“若我軍不從白狼水走奇襲遼東如何?從無終縣出兵呢?”
此倒是眾人從未想過的,以往出兵遼東,都是走白狼水河谷的,這也是幽州往遼東唯一通道,上千年來都是如此的,而眼下李重九難道要另闢蹊徑。
薛萬淑上前,言道:“啟稟上谷公,眼下幽州往東,道路至無終縣而盡,若從無終縣再往北,則無路可去了。”
李重九言道:“你說的不對,你們看地圖,無終縣以北,這地名碣石看見沒有,曹孟德觀滄海聽過吧,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當年曹操大破烏桓,從柳城經碣石而還幽州,說明此是有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