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僧多粥少就不夠分了。

這等吏制,是任誰都看得出毛病來,但卻是千百年來蕭規曹隨的規則。原因無二,縣令,縣丞等朝廷下派的官吏,必須要徵辟出身縣內豪強之家,來管理一縣,否則他們作為空降兵就要被架空,而豪強之家的六曹,一面和上官打交代,自己也養著如書辦,幫閒,弓手這樣爪牙,來替他們到民間跑腿辦事,依靠這些人來魚肉百姓。

如此一級一級下去,從朝廷至地方百姓,就可以管轄妥當,大家皆分得利益。但如此對於李重九則是不利,一方面老百姓作為最底層一直被魚肉著,另一方面地方士族和豪強權力太大。

如盧家這樣計程車族,不僅是涿郡地方上如此,到了朝廷裡,更有本家為官的大員,以及世代聯姻的姻親照拂著,故而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體系,除了有黃巢這樣的二桿子,來個連根拔起,否則很難撼動盧家這等士族。

所以李重九要擠壓盧家的勢力,作為軍閥,最大的優勢,還是自己手中軍權,有自己大軍鎮著,士族不敢反對自己。

之後李重九扶植商人,工人等勢力,來削弱士族的勢力,最後李重九再用從郡學,縣學培養出的吏員,從低層改變,縣令必須依靠豪強官吏,才能治理地方的陋習。

不過縣學肄業後,讓這些學子一下為六曹等這樣的吏員是不可能的,當然必須一級一級的做起。

當下這三十人,皆被分配到各縣,先充任書辦,捕快之職,讓他們逐步適應。當然李重九也不想一下太過激,所以也沒有禁止士族豪強為吏。

李重九特意從上谷郡,涿郡,安樂,遼西四郡之中,篩選了一番。將這三十名學子,分配十五名至安樂郡,這安樂郡李重九去年剛才高開道手裡奪得,乃是剛剛從戰亂中恢復,百姓不過兩萬多人,百廢待興。

李重九要恢復生產,必須依靠有力的官吏,但當地官吏極端缺乏。

李重九將這十五人,皆分作書辦,捕頭,至安樂郡任官,其中學校成績最優異者,則至安樂郡火線提拔為戶曹,負責將涿郡部分糧食調去賑災之事。

剩下十五人,李重九將其餘三郡之中,老弱以及任事實在太過不利者罷黜了一些,當然將他們填補上去,讓他們直接到一線歷練,至於將來能走到什麼地步,就看他們自己造化了。

注一:出自隋書列傳四十六(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

周旭聽李重九之言,當下言道:“回稟上谷公,這十五名學生,我會盡快安排至安樂郡。”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安樂郡郡守我已決定,將由劉易擔任,這十五人人選之事你可與他商議。”

周旭聽昔日的同僚劉易今日都添為一方郡守,既為同僚感到高興,心底同是有點失落。

見周旭的神情,李重九笑了笑言道:“御夷鎮縣學之事,你暫時卸下,現是該是到了籌備郡學時候了,我就任你為郡學教諭吧。”

郡學教諭就是一郡之內,教育最高官長,位於郡司馬之下,而在六司之上。周旭將來就身為上谷郡,懷荒鎮,御夷鎮三地的教諭,相當於教育部部長。

周旭聽了當下卻連忙,言道:“回稟上谷公,教諭之職,非宿老名士不能擔當,旭出身寒門,學識亦不過縣學出身,四科舉人都不能考舉,恐怕才能不能勝任,還請郡守另請賢能才是。”

李重九笑道:“我亦是寒門出身,豈會以門第視人,用人在乎唯才是舉,君不見劉易,林當鋒等皆是商賈,眼下皆為高官,周祭酒,你三年來在縣學勤勤勉勉,此事我會不知嗎?若不提拔你,我也是怕寒了縣學士子之心。”

周旭聽了當下肅容拱手言道:“多謝使君栽培之恩。”

李重九見周旭答允後,這才言道:“不過郡學除了漢人士子之外,我還需選拔番人之中,傾向於我們漢人。以及見識出眾的進入郡學。”

周旭聽了言道:“郡學乃是最高學府,番人若要就學。可往各縣縣學。現在我懷荒,御夷二鎮縣學。皆有數十番人就學,為何還要去郡學呢。”

“還不夠,”李重九言道,“郡學同樣必須讓縣學中學習優異的番人入讀,將來我們也可以讓就學縣學,郡學的番人為官。這些番人久慕漢化,回部落後,我們可優先讓其擔任幢主,軍主。甚至成為郡縣之中的官吏也未必不可。”

周旭聽李重九如此打算,當下答允下來。原先縣學郡學只有室得奚人,靺鞨人可以就學。但從此以後李重九麾下的高句麗人,丁零人,木昆奚人,都可以入縣學,郡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