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看看羅藝麾下,文官領袖溫彥博,太原溫氏,溫家三兄弟,其餘兩人溫大友,溫大雅,李淵晉陽起兵後,自稱大將軍,溫大雅即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最後溫彥博力勸羅藝降唐。
范陽盧家,盧赤松本作為朝廷河東令,李淵晉陽起兵不過數日,盧赤松即迎李淵於霍邑,被李淵封為范陽郡公,拜行臺兵部郎中。
還有薛世雄家的四子,薛萬徹,薛萬均皆是羅藝手下猛將,屢敗竇建德,但是河東薛氏卻是整個投靠了李淵,薛收乃是薛道衡之子,與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齊名,世稱河東三鳳。李淵太原起兵後,薛收入首陽山,聚集人馬響應,之後為李世民賞識,成為後來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也就是說整個涿郡除了羅藝本人,其餘手下文武重臣,還有本地最大士族,全都支援了李淵。羅藝就算有爭霸天下的野心,這時也早該偃旗息鼓了。
最後事到臨頭,在李唐就要一統天下時,羅藝突然想要掙扎,不肯放下權位,在涿郡擁兵自立,最後下場卻是眾叛親離。李唐大軍還沒到,羅藝內部自己就反了,結果逃亡突厥,半路之上又被部下所殺,一代梟雄就此斃命,落了個人亡嘆息之憾。
而到了現在,對於李重九而言,這些事情已並非是史書上的歷史了,而是確確實實發生在眼前之事。就在數日前,李重九剛剛奪取涿郡薊縣之時,李淵居然同日在晉陽,傳檄諸郡,自稱義兵。
李淵開大將軍府,置三軍,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軍;李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軍,李元吉為姑臧公,統領中軍。
再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李淵將太原城中倉城開啟,以糧米賑濟百姓,以收攏民心。
起兵不過數日,上文所提的溫大友,溫大雅,盧赤松,薛收皆一併倒向李淵,此外李三娘亦在關中統領義軍,關隴士族皆是暗中支援。
現在李重九身為涿郡郡守,又面臨歷史上與羅藝一樣的選擇,麾下的盧家,薛家,還有自己身邊幕僚溫彥博。
李重九可以很肯定判斷,盧家必然也得知了李淵晉陽起兵之事,現在就是要以此來要挾李重九,迫使他做出與歷史上羅藝一樣的選擇。
注一:州都即承襲原先魏晉時的大中正,(未完待續。。)
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
經過數日,涿郡九縣中,李重九已佔據郡治薊縣,良鄉縣,涿縣,固安縣,昌平縣,懷戎縣,安次縣這七縣,而雍奴縣,潞縣則為羅藝佔據。
而七縣之中,昌平縣經高開道肆掠後,已成荒地,懷戎縣又十分殘破,人口不復原先一半,幸喜其餘五縣沒多大影響,仍是保持原樣。
經過與羅藝一番爭鬥後,對於涿郡有這個局面,李重九還是相當滿意的,孫子兵法中有云,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打下涿郡若是一片戰火塗炭之後的景象,那麼取來涿郡也是沒有多大意義。就如同上谷郡經過之前王須拔肆掠之後,經過李重九兩年治理,這也才稍稍有點起色,但要恢復舊觀,保守估計還需三年。
現在得到一個基本沒有損失的涿郡,是李重九所願意見到的。而涿郡之內,各縣的郡兵已是皆向李重九投降,合計了一下手下有近兩萬降軍。
對於這一郡兵,整編收復工作,也是正在計較。郡兵中如徐武等將領,事先就暗中投靠李重九一方將領。
李重九決定保留他們的兵權,並就郡兵汰弱留強,收編了一萬郡兵,重新改頭換面成為了李重九在涿郡武裝力量。李重九讓曇宗擔任涿郡都尉,徐武為副都尉,掌握涿郡郡兵。
至於其中鄉軍,多是當地豪族自募之軍,其中不少都是曲部,莊客。他們還不等李重九對其處置,就自動卸甲歸田。返回了當地士族之中,重新成為曲部。莊客。
士族的曲部,莊丁皆是不在籍的。按照當時的說法就是附籍於士族存在,隋朝的律令是未受地者皆不課,所以曲部耕種著士族的田地,但是上稅的只需士族即可。
隋朝時百姓稅賦很重,但士族卻仗著地方關係,稅賦頗少,所以大量百姓皆是脫離良籍,附籍於士族手下,有的甚至連附籍都免了。屬於隱沒人口,大業初年時,朝廷實行大索貌閱,清查隱匿人口,使得隋一朝人口達到八百九十萬戶。
但是現在天下大亂,士族又重新藏匿人口,私納為自己的部曲,莊丁。
李重九於此寫信給盧家等士族,要他們將之前加入鄉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