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太原城郊外。
殷開山率領三千軍自晉陽北門而出,沿途遭遇幽州軍收糧人馬,雙方一戰,幽州軍糧隊未幾就被擊潰,糧草盡數為殷開山所奪。
殷開山押糧回城之際,幽州軍派人馬前來奪糧,殷開山指揮兵馬反擊,再度將幽州軍擊潰,從容返回城池。
兩度大勝返回城中,李元吉不由大喜,親自設宴為殷開山慶功,並將俘虜押至殿前。
太原眾官員紛紛向李元吉賀喜,李元吉頓時有幾分飄飄然,聲言待不日再度大勝,就可將李重九以及俘虜一併押至長安。眾官員一致齊聲喝彩之際,唯獨殷開山於宴上冷笑。
第三日,殷開山站起晉陽城的西門之前,隨即甕城城門開啟,他率領大軍軍隊緩緩入了甕城。
甕城之內,頓時人馬排得滿滿當當。
今日殷開山受命率五千軍從晉陽西門出城,解救城外一處遭到幽州軍圍攻的塢堡。
殷開山面色陰沉,坐在馬上,而左右大將同時面色不愉。一名將領言道:“齊王,昨日一戰,明顯李重九故意詐敗,今日出城恐怕是九死一生。”
殷開山抬起頭看向頭上四四方方的甕城,冷笑言道:“甕城,此刻我們真好像是身處甕中一般,我們就是獵物,而李重九估計在甕外冷笑吧。”
這名將領聞言當下長嘆一口氣,言道:“齊王,真是不智啊,若是秦王在晉陽城,怎會讓我們出城迎戰。”
殷開山冷笑一聲,言道:“齊王,就憑這等人物,還想跟秦王爭功,罷了,罷了。”
聽殷開山口氣有異,這名將領上前低聲問道:“將軍,莫非有其他打算。”
殷開山言道:“我當然自有打算,我殷開山將來是作開國功臣的,而不是,現在死後配享太廟。”
隨著城門吊橋放下,大門開啟,殷開山雙目一凝,喝道:“隨我出城!”
言罷之後,五千大軍隨殷開山從太原西門滾滾而出。
齊王李元吉與眾齊王府的官員正在府內。李元吉自信滿滿,他深信不久之後就可以得到殷開山大勝而歸的訊息。
半日之後,突然有一名武將前來稟報言道:“齊王殿下,大事不好了。”
李元吉臉色一變,霍然起身言道:“怎麼殷總管莫非敗了?”
這名武將大聲言道:“回稟齊王,殷總管於城西出城五里之後,遭遇李重九大股步軍。”
李元吉怒道言道:“殷開山怎麼這麼不小心,不知一直要他小心敵軍埋伏嗎?何況出城不過五里,敵軍伏擊如何看不見?”
“齊王殿下,並非如此,殷總管遇敵之後,向南且戰且退而去!”
“什麼?向南?他為何不回城?莫非後路為敵截斷了?”李元吉頓時問道。
聽李元吉之言,眾將皆是不語,詫異殷開山為何不回城。
李思齊言道:“城西南面乃是蒙山,殷開山這是率軍退往蒙山去了。”
“你是說殷開山,率軍拋棄了我們?”李元吉臉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齊王府內頓時一片寂靜。
“我就知道,此人乃是秦王的親信。”眾將之中不知何人說了這樣一句。
殷開山突圍之後,太原城城下。
幽州軍大軍會合齊集。
李元吉聞之訊息後,立即與眾將一併從城梯登城。李元吉按劍而行,只聽得城外囂聲震天。這才登上太原城城頭,他望向城下身子不由向後一倒,差一點腳步不穩。
李元吉面無血色,對左右言道:“該死的,李重九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馬?難道他會撒豆成兵嗎?”
眾將聞言頓時無語,李元吉抬起頭言道:“劉少卿,趙都監,你們說,為今之計如何?”
劉政會,趙文恪二人對視一眼。趙文恪言道:“殿下為今之計,只有緊閉四門死守,太原城池高厚,唯有等待長安訊息。”
李元吉長嘆一聲,言道:“眼下也只有如此了。”
砰!
李元吉身子差點跳起來,原來城下數百面大鼓聲同時擂響。
李元吉急急奔向城頭看去,只見城下的幽州軍推著蒙著牛皮,幾乎與城池等高的幾十輛樓車,一併向前。
樓車之前,還有數百輛盾車,以及一輛巨大的衝門車,在樓車之後,擁有巨矢大箭的弩車一字排開,還有數量相等的拋石車,一併推向前去,滾滾而行。
至於在攻城武器之後,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番軍騎兵,簇擁在後,只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