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即相當於李重九的小內閣。
這也是他一直計劃的加強中書省之事,讓中書省更進一步臨於尚書省之上,以分去尚書省手中的實際權力。這也是元明兩朝體制的特點。
元時,以皇太子領中書令,但實際上中書省掌權的,卻是兩位中書侍郎,兩位中書侍郎在元朝即是左右丞相。由此可見中書省地位之高。元朝不僅在中央加強中書省,還在地方設行中書省。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這也就是行省二字所用的由來,明朝官制雖是以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布政司,來取代行省治理地方,但民間百姓仍是以行省之名呼之,最後一直承襲到今日。
到了明朝開國時,李善長,徐達,胡惟庸先後擔任過中書省丞相,但後來胡惟庸被朱元璋殺後,從此中書省為朱元璋廢除,到了後來明朝設立內閣,實際上取代了中書省的職能作用。
李重九現在加強中書省,加張玄素為中書侍郎,也是同樣如此用意。
張玄素左思右想,深吸一口氣言道:“既是陛下對微臣信任,委以重任,微臣唯有以死報答,眼下微臣有一計可破劉黑闥,現獻之王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
“滅劉黑闥?”
李重九聽張玄素說有把握滅劉黑闥,不由陷入深思。
自去年擊敗竇建德後,劉黑闥統合了竇建德剩餘勢力,從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五月,一共作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劉黑闥擊敗了唐洺州總管袁子乾的人馬,佔據洺州。袁子幹原來為朝廷武安郡通守,後李密以祖君彥以書招降,於是降伏了李密。
但後來李密兵敗王世充,袁子幹亦隨著瓦崗軍中大部分朝廷舊吏的出路一般,歸附了李淵。
竇建德兵敗後,李唐的山東道安撫大使李神通,本有意乘虛而入兼併了劉黑闥部,搶在李重九前面先入河北,但不料李神通卻伸腳踢到了石頭,遇到了硬茬。
劉黑闥不僅擊敗了李神通的進犯,反而攻陷了洺州,李唐封的洺州袁子幹向劉黑闥投降。
而劉黑闥因考慮,北方徐世績咄咄逼人的攻勢,故而將夏軍的大本營,從樂壽縣遷至了武安郡永年縣,改名為洺州,建宮殿為萬春宮。
第二件事情,劉黑闥本以為竇建德死後自己可以繼承夏王之位,哪裡知幽京傳來訊息,竇建德沒死,反而被李重九封侯,好吃好喝的供著。因為自己威望不夠,劉黑闥不敢取代竇建德,於是仍將竇建德奉為夏王,還派人到灌津,為竇建德的父親竇青祭掃墳墓,安排二十家人家看護墓地。
劉黑闥在洺州自稱大將軍,同時派出使者南面至洛陽,參拜皇泰主。以結好王世充。王世充得知後大喜,因與李重九聯盟不成。轉而尋與劉黑闥結盟。
第三件事情,劉黑闥自知自己要取代竇建德的位置。威望不足,於是率軍東征西討。
劉黑闥先在今年正月與宇文化及言好結盟。
宇文化及這時正退居魏縣,之前為李密所敗時,將士多亡李密,宇文化及當時以為窮途末路了,長嘆言道,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廢了秦王楊浩,自立為帝。國號為許,年號天壽。
大許立國時,群雄都在猜測宇文化及能夠支撐幾天。宇文化及童山之敗後,十幾萬勁旅只剩下兩萬多人馬,可謂覆手可謂李密所滅。可是李密南征敗給王世充後,宇文化及得以喘息,之後李密歸附李唐,宇文化及乘機發傾國之兵,攻打黎陽倉。
當時李重九有心將黎陽倉讓給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平白得了個大便宜。當下以黎陽倉之糧草募集,居然死灰復燃,歷史上本為李神通,竇建德聯手覆滅的宇文化及。居然東據李神通,西抵竇建德,夾於兩強之中。活得越發精神。
劉黑闥與宇文化及,王世充先後結盟以後。大患已去,當下率軍東進。直取山東。
這時山東有諸侯甚多,原朝廷齊州通守李義滿據平陵,流寇綦公順據青、萊,淳于難據文登,徐師順據任城,蔣弘度據東海,王薄據齊郡,孟海公,蔣善合據鄆州,張青特據濟北郡,臧君相據海東海郡,徐圓朗據兗州。
其中李義滿,徐師順,蔣弘度,淳于難皆已是降唐了。
而王薄先降唐,現在見宇文化及東山再起,又降許國。
至於孟海公,蔣善合,張青特則是原降伏於竇建德,現在見竇建德覆沒,則是紛紛自立。
至於徐圓朗,臧君相,綦公順則是中立。
劉黑闥大肆對外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