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回來遠見桃源客,勸說留駐雲石村
三人一聽,喜不自勝。
“走,走,看看去!”
“爹,陸夫是什麼啊?”劉沁怯生生的問,他莫名的感覺,自己的親爹好像是抱著自己的徐伯伯,而不是抱著徐虎的那個劉永。
“那叫陸放,那可是咱家的大恩人哩,一會兒見到了,可不能亂說話!”劉永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和這孩子說話,從來都沒有好脾氣。
雲石村外,車馬並駕,陸放還是一身白衣,連容貌都不曾改變,就彷彿他剛來到這裡的那一天一樣。
人們把他圍在中間,熟不熟的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話頭。他也是好脾氣,臉上掛著微笑,語氣輕和平穩,與他說話,自會有一種輕風拂面的輕鬆的感覺。
“老徐家來了。”也不知誰喊了一嗓子,人們便分開了一條小道。
故友相見,自是一番滋味。
“這些年來,辛苦你們了。”
“恩公!沁兒,快來見過恩公!”
劉沁怯生生的從徐大山的身邊走過來,直定定的看著陸放。好像是在表達:你不讓我說話,我直接一句話都不說。徐虎則是挨在劉永身旁,也直定定的看著這個白衣人。
“都長這麼大了啊。”陸放摸了摸劉沁的腦袋,看了看徐虎,這才回頭看向了徐大娘懷中的女孩。
“蓉兒,這是你爹,快喊爹。”
小孩子都怕生,只見她緊緊地抱著徐大娘的脖子,一邊把小腦袋埋著,一邊又忍不住偷偷的看著這一身白衣的奇怪的人。
“認生了,這孩子……”徐大娘尷尬的笑道。
“陸先生,先到家吧。”
“也好!”
“六子,你差幾個人把陸先生的東西送到家裡來。”
“好勒徐叔!”
自從陸放四年前來過之後,這村裡人對老徐家便甚為看重,如今老徐走在那唯一的一條泥路子上,從村前走到村尾都會有打招呼的聲音。
大夥簇擁著來到老徐家的院子,不用吩咐,不一會兒那些堆成山的柴禾就被順到了旁邊。
看著眾人如此熱情,陸放也沒有掃大家的興致。
“咱們搬些桌椅過來吧,那車裡面的酒肉、用具,大家儘管收拾,今天陸某想請鄉親們吃點粗茶淡飯。”
“好!”
村民們聽了都拍手大讚,當下各有活路,各有事情。男人打灶燒水,女人洗滌碗盤,其他人則把那馬車上的貨物小心翼翼的歸置到院子當中。
不一會兒,以前堆滿柴禾的院子又堆起了各種林林總總的東西。五顏六色的,是各種瓷器玉器;方方正正的,是小茶櫃,太師椅;瓊漿玉露一罈罈,玉食珍饈一筐筐。
村民們忙活,徐大山則是把陸放請到了家中。
這屋裡也稍微擴寬了一些,不像以前那樣殘破,就連地面也鑲了一層燒土,暗紅色的樣子看起來莫名多了幾分古樸。
“這些年你們都還好吧?”
“承先生掛念,都好著呢,去年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官府還特別發了一次糧種,說是什麼大赦天下,如今,雖然不能穿錦著繡,但村裡人倒還是能夠填飽肚子的。”徐大山將那茶水端來,一邊說一邊端端正正的放在陸放桌邊。
“嗯,多事之秋啊,如今洛陽也被董卓搞得雞犬不寧,百姓的苦日子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劉永說著,捏了捏拳頭。他們偶爾趕集,道聽途說,時常成為村裡人的談資。
“大漢天下烽煙四起,以前朝廷如此的不作為,如今種種,只能說是報應。”陸放恨恨道,也不知道他在氣些什麼。
看著這一屋子尷尬,徐大娘只好開了口:“對了,先生怎麼回來了?”
“我本在徐州開了一間醫館,本想生意好了就差人將你們都接過去,沒想到到處都是賊人和官兵,富人不敢出門看病,窮人更是沒錢看病,央持了許久,想到月蓉也五歲了,就想來……”
“先生是要把孩子接走嗎?”徐大娘急切的打斷了陸放。
徐大山則是瞪了她一眼,說道:“先生有所不知,賤內這些年一直拿令愛當成是親身女兒對待,婦道人家,難免有一些捨不得。”
“徐大哥您見外了,陸某不是這個意思。”陸放連忙收起眼中戾氣,這些年來,江湖飄搖,戰場廝殺,他身上自然會有一些小老百姓懼怕的氣息。
“大娘您收養小女,陸某還不知如何報答,並沒有其他責怪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