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北瀾城,斷壁殘垣間瀰漫著死寂與絕望的氣息。曾經繁華的商業街如今佈滿了青苔與裂痕,店鋪的招牌在風中搖搖欲墜,櫥窗破碎,裡面的商品要麼被洗劫一空,要麼早已腐朽變質。街頭巷尾,衣衫襤褸的倖存者們眼神空洞,為了一口吃食、一件蔽體的衣物爭得面紅耳赤。林萌望著這滿目瘡痍,心中滿是沉痛,她深知,若要真正重建家園,讓人們重拾生活的希望,經濟復甦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緩。
林萌召集了身邊最得力的謀士、擅長經濟事務的倖存者以及一些曾經的商人,在臨時指揮所裡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眾人圍坐在一張拼湊起來的破舊木桌旁,桌上的燭光搖曳不定,映照著他們疲憊卻又滿懷期待的面容。
“各位,咱們北瀾城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讓經濟動起來。”林萌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現在物資匱乏,大家都過得緊巴巴的,我們得想個法子,建立一個能讓大家互通有無、激發生產的體系。”
一位頭髮花白、名叫老陳的倖存者推了推眼鏡,沙啞著嗓子說道:“林姑娘,我以前是個會計,依我看,這亂世之中,貨幣體系已經崩潰,想要重新建立難上加難,倒不如試試以物易物,簡單直接。”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點頭,卻又面露難色。另一個年輕些的小夥皺著眉頭補充道:“以物易物是個辦法,可怎麼衡量東西的價值呢?總不能每次交易都扯皮半天吧,而且有些稀缺物品,大家肯定都攥得死死的,流通不起來啊。”
林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片刻後,眼中一亮:“我有個想法,咱們引入積分系統。設立幾個大型的物資集散中心,由專人負責管理和評估物資價值,給每樣物品定一個積分。大家把手裡的東西拿到集散中心去登記入庫,就能獲得相應積分,然後用積分去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眾人聽了,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越討論越覺得這個方案可行。老陳更是激動地站起身來:“林姑娘,這主意妙啊!不過,這負責管理的人可得找信得過的,不然徇私舞弊,這系統可就亂套了。”
林萌微微點頭,鄭重地說:“這點我已經考慮到了,管理團隊會從咱們自己隊伍裡挑選,要正直、細心且有責任心的。而且,所有的交易記錄都會公開透明,接受大家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嚴懲不貸。”
方案初步確定後,林萌立刻著手安排各項事宜。她帶領著一群志願者,開始清理和改造那些廢棄的倉庫,將它們改造成物資集散中心。同時,組織起宣傳小隊,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向倖存者們講解積分系統的運作方式和好處。
起初,人們對此半信半疑,參與的積極性並不高。一些人擔心自己辛苦積攢的物資交出去後會打水漂,還有人覺得這不過是林萌為了鞏固權力玩的新花樣。面對質疑,林萌沒有氣餒,她以身作則,帶著親信率先將自己隊伍裡多餘的物資送到集散中心,兌換成積分,並公開記錄。
有一次,一個小孩餓得哇哇大哭,他的母親手裡拿著一件破舊但還算保暖的棉衣,站在集散中心門口猶豫不決。林萌看到後,走過去溫和地說:“大姐,把棉衣拿來換些食物吧,孩子要緊。你看,這裡的物資都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積分馬上就能到手,你隨時可以換取其他有用的東西。”那位母親看著林萌真誠的眼神,又瞧了瞧餓得虛弱的孩子,終於鼓起勇氣走進了集散中心。
隨著第一筆成功交易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參與積分系統。集散中心漸漸熱鬧起來,每天人來人往,各種物品琳琅滿目。從簡單的食物、衣物,到工具、藥品,應有盡有。人們在交易過程中,也慢慢體會到了這個系統的便捷與公平,臉上的陰霾開始散去,多了幾分對未來的期待。
然而,林萌知道,僅靠物資交換還遠遠不夠,必須要讓城市重新生產,創造更多的財富。於是,她開始尋找城中那些有手藝的工匠。
在城市的廢墟深處,林萌帶著幾個助手,一家一家地尋找。他們找到了一位老鐵匠,老鐵匠的工坊早已破敗不堪,爐火熄滅,工具散落一地。林萌走進工坊,誠懇地對老鐵匠說:“老師傅,我知道您手藝精湛,現在北瀾城要重建,離不開您打造的工具啊。只要您願意重新開工,我給您提供原料,保障您的生活所需,您打造出的工具可以優先換取您想要的物資。”老鐵匠看著林萌,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猶豫片刻後,重重地點了點頭。
就這樣,林萌陸續召集了木匠、裁縫、陶工等各行各業的工匠,為他們提供場地、原料,鼓勵他們生產。同時,為了提高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