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章 步步——為營

城市中響起,那是希望在生根發芽,讓人們暫時忘卻末世的苦難,凝聚起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行動,林萌都深思熟慮,猶如在佈滿荊棘的末世之路,用智慧與汗水踏出一條堅實前行的道路。她的身影穿梭在城市各處,成為聯盟民眾心中最堅實的依靠,引領著眾人一步一個腳印,向著光明的未來穩步邁進,哪怕前路漫漫,充滿艱辛,也從未有過片刻動搖。

在巡視途中,林萌還發現了教育傳承的緊迫性。現有的孩子們,成長於末世,對過去的文明知之甚少,若不及時引導,知識的斷層將讓人類的未來陷入更深的迷茫。於是,她召集城內曾經的教師、學者,在一間相對完好的教學樓裡,籌備起簡易學校。沒有嶄新的教材,他們就手寫、影印;沒有完備的教學工具,就自制模型、利用廢墟中的實物教學。從基礎的讀寫算,到末世生存必需的急救知識、動植物辨別,再到初步的科技與魔法原理,一門門課程精心設定。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林萌還經常親自到課堂客串講師。她帶來戰場上繳獲的奇特武器,講述背後的科技魔法融合奧秘;分享外交使者帶回來的遠方見聞,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在她的感染下,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之光,課堂上氣氛熱烈,提問聲、討論聲此起彼伏。這些稚嫩卻充滿希望的聲音,成為北瀾城最美妙的樂章,預示著聯盟後繼有人,未來可期。

同時,林萌也意識到,單一的北瀾城聯盟雖有一定實力,但要徹底扭轉末世局面,必須聯合更多力量。她精心挑選出一批擅長溝通、富有感染力的使者,組成精英外交團,專門負責與遠方大型基地建立深度聯絡。這些使者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出發,所謂禮物,不僅有稀缺的物資、先進的科技樣本,更有林萌親手撰寫的聯盟合作倡議書,闡述著全球攜手、共克時艱的宏偉願景。

其中一組使者前往南方海濱的一座科技主導型基地。那座基地憑藉海洋資源,發展出獨特的潮汐能利用技術與海水淨化系統。使者們乘船跨海,歷經風暴與海獸威脅,抵達後,積極參與對方的科技交流活動,展示北瀾城在科技魔法融合領域的獨特成果。在一場科技研討會上,使者詳細講解了複合型裝備的設計理念與實戰效能,引起對方高層濃厚興趣。經過多輪磋商,雙方達成合作框架,約定共同研發跨領域的末世生存技術,互相派遣科研人員交流學習,開啟了遠端協作的新篇章。

而在城市防禦方面,林萌同樣不敢懈怠。她組織軍事專家與魔法師團隊,沿著北瀾城城牆,構建起一套全新的立體防禦體系。城牆上,增設魔法符文炮臺,既能發射凝聚地磁能量的強力炮彈,又能釋放干擾敵方行動的魔法迷霧;城牆下,挖掘深壕陷阱,內建尖刺、能量觸發裝置,阻擋變異生物與敵人的腳步。同時,利用魔法的隱蔽特性,佈置了多個幻影迷惑區,讓來襲者陷入視覺錯亂,為防禦爭取寶貴時間。

為確保防禦體系萬無一失,林萌親自參與實戰演練指揮。模擬敵軍從不同方向、以不同強度發起攻擊,檢驗各個環節的協同效果。演練中,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暫停整改。有一次,發現魔法符文炮臺在連續射擊後能量供應不穩定,她迅速召集技術人員與魔法師,現場排查故障。原來是能量傳導線路與魔法符文的適配性出現偏差,經過緊急調整最佳化,問題得以解決。

在經濟領域,林萌深知穩定且高效的物資流通是聯盟發展的血脈。她借鑑舊世界的經濟模式,結合末世實際,推動以物易物向能量信用點制度的全面升級。設立專門的物資評估機構,依據物資的稀缺程度、實用價值,為各類物品賦予相應的能量信用點價值。民眾透過參與城市建設、戰鬥防禦、物資生產等工作獲取信用點,再用信用點兌換所需物品。

為了讓這套體系順利執行,林萌組織多場宣講會,向民眾耐心解釋規則與好處。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她站在臨時搭建的講臺上,拿著擴音器,深入淺出地講解:“大家看,以前咱們交換物資,有時候很難找到雙方都滿意的匹配,現在有了能量信用點,你付出的勞動都能量化,換取任何你需要的東西,公平又方便,咱們一起努力,讓日子越來越好!”臺下民眾從最初的疑惑,逐漸轉為理解與支援,紛紛踴躍參與到新經濟體系的建設中來。

在林萌全方位、精細化的佈局與努力下,北瀾城聯盟如同被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從基礎設施到精神文化,從軍事防禦到對外交往,各個層面都煥發出勃勃生機。儘管末世的陰霾依舊籠罩,但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堅信,只要沿著林萌踏出的這條堅實道路穩步前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