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科技革命

軍事力量的壯大離不開科技支撐,林萌將科技革命視作北瀾城邁向新紀元的核心驅動力。

在城市地下深處,一座秘密科研基地悄然誕生,匯聚了末世倖存的頂尖科學家與技術狂人。

這裡原本是戰前的一處防空洞,經過改造,成為了孕育希望與變革的搖籃。

厚重的防爆門隔絕了外界的喧囂與危險,內部空間寬敞卻略顯侷促,擺滿了各種精密儀器、雜亂的線纜以及堆積如山的技術資料。

基地內,一場場頭腦風暴日夜不停。科研人員們像是一群不知疲倦的探險家,拆解著戰前遺留的高科技殘骸,試圖破解其中的先進技術。

這些殘骸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墜毀的飛行器、報廢的智慧機器人,還有一些不明用途的能量裝置。

每一個零部件在他們眼中都是珍貴的寶藏,蘊含著人類曾經輝煌的科技成就。

在飛行器拆解區,一位頭髮花白但眼神熾熱的老科學家正帶領著他的團隊忙碌著。

這架飛行器主體結構嚴重受損,機翼扭曲變形,外殼佈滿燒灼痕跡,但內部的一些關鍵系統卻引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

他們小心翼翼地開啟飛行器的主控艙,裡面複雜的電路板和閃爍的指示燈彷彿在訴說著往昔的高科技故事。

老科學家戴上特製的放大鏡,仔細觀察著電路板上的線路佈局,手中的鑷子輕輕撥動著微小的晶片,口中不時喃喃自語:“這部分電路設計真是精妙,應該是用於實現低空懸浮和快速轉向的關鍵模組,如果能逆向研發出來,應用到我們的偵察裝置上,必定能大大提升效率。”

團隊成員們圍在他身邊,認真記錄著每一個發現,有人負責繪製線路圖,有人則在一旁檢索資料庫,尋找相似技術的資料。

經過數日的鑽研,他們終於從廢舊的飛行器中汲取靈感,研發出能低空懸浮、快速偵察的碟形無人機。

這架碟形無人機小巧玲瓏,直徑不過一米,卻整合了眾多先進技術。

它的外殼採用了一種新型的輕質合金材料,不僅堅固耐用,還能有效遮蔽外界的電磁干擾。

頂部搭載著一塊圓形的能量接收板,能夠持續吸收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為無人機提供持久動力。

在飛行效能方面,它配備了四個可旋轉的向量推進器,能夠實現全方位的靈活移動,宛如一隻靈動的小精靈在空中翩翩起舞。

無人機內部的核心控制系統更是重中之重,整合了智慧導航晶片,能夠根據預設程式自動避開障礙物,精準鎖定目標。

它的出現,為北瀾城的城防預警提供了千里眼,無論是城外荒野中變異生物的動向,還是潛在敵人的蛛絲馬跡,都能第一時間被察覺。

與此同時,在能源研發區,另一組科研人員也在專注於一場關乎城市未來的科技攻堅。

他們深知,電力供應是城市運轉的血脈,而末世的資源匱乏使得傳統能源難以為繼。

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結合異能原理與量子技術的前沿領域,試圖探索出一條全新的能源之路。

團隊負責人是一位中年科學家,眼神深邃,思維敏銳。

他站在一塊巨大的白板前,上面畫滿了複雜的公式和能量轉換示意圖,手中的鐳射筆不斷指點著關鍵節點,向團隊成員講解著最新的理論設想:“我們知道,異能者體內蘊含著特殊的能量,這種能量的本質與量子態有諸多相似之處。如果能找到一種方法,將異能者釋放的能量進行穩定捕獲,並透過量子技術實現微觀層面的調控與放大,就有可能製造出小型穩定的能量反應堆,從根本上解決城內電力供應的難題。”

成員們紛紛點頭,各自投入到緊張的實驗中。

實驗臺上擺放著各種特製的能量收集裝置,這些裝置能夠捕捉到異能者在施展技能時逸散的能量波動。

科研人員們透過一系列複雜的實驗,逐步掌握了這種能量的頻率特性和轉化規律。

他們利用量子糾纏原理,製造出了一種微觀的能量傳導介質,將異能能量引入到一個精心設計的反應堆核心。

在這個核心區域,強大的磁場約束著能量粒子,使其按照預定的軌道高速旋轉,不斷碰撞、融合,釋放出巨大的電能。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調整,他們終於成功製造出小型穩定的能量反應堆。

當第一臺能量反應堆啟動的那一刻,整個科研基地都被照亮了。

閃耀的藍色光芒從反應堆核心散發出來,那是科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