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將軍高懷德,見父親高行周已死,人頭被趙匡胤帶走,只氣得肝膽俱裂,一心報殺父之仇,奔後書房去斬趙匡胤。樂元福想攔也沒攔住,只好跟在身後。高懷德來到書房,一抬腳“咣噹”把門踢開,竄到屋裡一瞧就怔住了,屋裡只有書童,趙匡胤沒啦。樂元福也奇怪,剛才他還在屋裡,怎麼眨眼工夫就不見了?
書中暗表:趙匡胤要真讓高懷德堵在屋裡,可就沒命了。高懷德正在氣頭上,不能饒他。那麼趙匡胤哪兒去了呢?
原來高懷德和樂元福在半路上說話,被這個小書童看見了。這個孩子挺聰明,見少爺高懷德顏色不好,手裡又拎口寶劍,連忙跑回書房給趙匡胤送信:“我家少爺回來了,你快跑吧。”
趙匡胤也害怕高懷德,心想:他正在氣頭上,不分青紅皂白要殺你,又不能還手,乾脆我跑吧。“謝謝書童兄弟,我走了。高少爺要問我上哪去了,你就這麼說……”
“哎!”書童答應著。趙匡胤抱著裝人頭的木匣子從後窗戶跳出來,躲在窗根底下聽聲。書童剛把窗戶關好,高懷德就進來了,嚇得書童直哆嗦。高懷德說:“趙匡胤呢?”
“哦……奔後宅找老夫人去了。”
高懷德信以為真,出書房奔後宅。眼看他走遠了,趙匡胤才從後窗戶下轉到前宅,要過兵刃馬匹,正好遇上劉文瑞,送他出城。
劉文瑞說:“趙將軍,你們可快離開高平關,我們少爺眼珠子都紅了,你們快跑吧。”
趙匡胤點頭,打馬如飛回到營門,傳命令起寨回京。鄭子明、潘仁美連忙迎出來,聽說要走,都感到奇怪,幹什麼這麼急?鍋灶沒拔,帳篷沒撤呢!“什麼也不要了,快逃命吧,有話路上說。”兩人點頭,命軍卒跑步回京。軍卒們不知道怎麼回事,見主將驚慌失措,當兵的更心慌了,金命水命不顧命,這通跑呀!大道不走走小道,一氣跑出好幾十裡,才停下來休息。趙匡胤這才把到高平關借人頭,高行周自刎,又怕高懷德追趕的事說了一遍。潘仁美挺高興:高行週一死,替主報仇,咱們也算有功。
趙匡胤拿著高行周的人頭,心裡不好受,又怕高懷德追來,又惦念著他們孤兒、寡母。暗想:等天子免了我的死罪,我派人去接高老夫人。他們一路上星夜兼程,這天來到汴梁,早有人給周主郭威送信:趙將軍取來高行周的人頭了,正在午門候旨。
郭威一生最怕高行周,兩人外號也犯象:家雀是鷂鷹口中之食。郭威心想:高行周勇不可當,除了楊袞沒遇過對手,連我都怕他,你趙匡胤能逼得高鷂子自刎?說不準從死囚牢里弄個犯人殺啦,弄個假腦袋愣說是高行周,我非宰了你不可!想到這,傳旨叫趙匡胤上殿。趙匡胤把木匣子交給差人抱著,同潘仁美、鄭子明三人上殿,見駕已畢,述說高行周獻出人頭的經過。
郭威說:“朕要驗人頭,如果是高行周的首級就赦你無罪。”
“謝萬歲!”說完下殿取過黑木匣,二次上殿獻人頭。內侍接過木匣,放在龍書案上。郭威開啟木匣,見裡邊有塊紅布覆蓋,去了紅布,裡邊放個死人腦袋:髮捲高挽,上有金簪別頂。他抓頭髮把人頭提了出來,臉對臉仔細看看高行周的面目。說好聽的,高行周的面目長得威風;說不好,長得挺兇:面如紫玉,齜牙咧嘴,擰眉瞪目,頦下五綹長髯。因為用藥物餵過,儲存完好。
郭威認識高行周,是他!又一想:不能呀,人的面貌相同的也有哇,怎麼能分出真假呢?忽然他想起來了:高行周外號叫高鷂子,聽說他頭頂長個肉卵,其形狀像鷂鷹,外號也是以此得名,我看看有沒有,要有就是真的,沒有就是假的。想到這,他拔下高行周頭上的金簪,開啟發根的頭繩,扒開頭頂一看,果然有個肉瘤子:“真是高行周!”
郭威龍顏大悅:這可去了我眼中釘、肉中刺。想到這,他點著高行周的人頭說:“姓高的!想不到你也有今天!當年在興隆鎮你欺負寡人,滑州之戰你追得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我勸你歸降,給你高官厚祿你不幹,我以為你能橫行天下,想不到也有今日,做了無頭之鬼。現在你落在我手裡,你害臊不害臊?呸!”郭威照著人頭就啐了一口。
可壞了,一股風吹在高行周臉上,鬍鬚奓起來了,頭髮也亂了。郭威以為高行周顯靈了,嚇得他“唉呀”一聲,手一紮撒,兩腿一蹬,翻白眼根啦。郭威當時昏倒在地,人頭扔出多遠,頓時把兩旁的文武大臣嚇壞了,不知道皇上犯什麼病了。貼身太監扶起郭威抬到後宮。趙匡胤把人頭揀起來,裝在小匣裡準備帶走找個地方安葬,等高懷德進京叫他送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