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明正追趕金叉將丁貴,眼看就要追上了,迎面來了一員大將,奔鄭子明哽嗓咽喉射了一箭。鄭子明也看見了,箭也到了,他一歪腦袋,正射在左肩頭上,刺甲穿袍扎到肉裡。鄭子明痛得大叫一聲,把槍橫擔在鞍鞽上,伸右手抓住箭桿,用力往外一拔,把箭拔出來了,鮮血往外直流。那就是鄭子明皮糙肉厚,換第二個人也受不了呀!鄭子明痛得哇哇直叫,端起鑌鐵大槍要和這個人拼命。
那麼救丁貴箭射鄭子明的這個人是誰呀?正是天井關主將花刀令公劉大奈。剛才丁貴在城外交戰,劉大奈在城頭觀敵了陣,他見丁貴不是鄭子明的對手,連忙帶兵出城打接應,射傷鄭子明,救下丁貴。
鄭子明要拼命,趙匡胤在陣前看得很清楚;三弟帶傷還要拼命,這怎麼能行?叫眾將壓住陣腳,他要親自出馬。史彥超要上去,趙匡胤不讓,怕再出意外。他摘下蟠龍金棍,打馬如飛去換鄭子明:“三弟回去包紮傷口,愚兄替你報仇。”
“二哥,老四、老五可叫他們抓城裡去了。今天要打不開天井關,咱兄弟可就沒命了!”
“我知道。”
鄭子明回連營包紮上藥。趙匡胤來在劉大奈的馬前:“請問來將可是花刀令公? ”
“不錯,正是俺劉大奈。你是什麼人?”
“本帥趙匡胤。”
“啊,趙弘殷的兒子,我耳聞你一出世就露臉了:跟陳摶老祖學過藝,大鬧御勾欄院,殺死御妓反出京城,董家橋打五虎,鄴都保郭威,滑州之戰會過高鷂子,攻汴梁逼死劉承佑,高平關借高行周人頭……名震中原。”
“你是高抬了。”
“我看你是不知羞恥!你父親趙弘殷是漢主劉承佑的老臣,你也沾過皇恩雨露,就該忠心扶漢。好不該你從小不學好,勾結販傘的、賣油的、賣弓的亡命之徒,逼死漢主和娘娘,改朝換代立柴榮,你們父子又保姓柴的了。背主求榮,欺君罔上,你以為能橫行天下,要知道天理難容!我們老劉家還有人,劉承佑的叔叔、我家北漢王爺早就養精蓄銳,要替他的侄子劉承佑報仇。沒等我們發兵,你倒先找來了,今天是你死期臨頭!”
“劉令公,疆場交鋒不是打嘴仗,講的是真刀真槍,你說這些有什麼用?無非是痛快痛快嘴而已,你這幾句話就能把我嚇跑了嗎?不過我得叫你明白明白,江山是大家的,有德居之,無德失之。劉承佑荒淫酒色,不配做人之君王;你們北漢王劉崇,也是昏庸無道,魚肉百姓,江山早晚失落。周主柴王,至賢至明,天地相助,民心所向,天井關乃彈丸之地,指日可破。你要識時務,將張光遠、羅延西放出來,獻關投降,保你官復原職。如若不聽良言相勸,我叫你屍骨無存!”
“姓趙的!就憑你家令公爺能保個賣傘的嗎?別說我們打勝了,就是打敗仗身逢絕地,也不能保姓柴的!接刀吧!”
說著,劉大奈舉起金背砍山刀奔趙匡胤泰山壓頂,“刷”往下就劈,趙匡胤雙手抓蟠龍棍兩頭橫擔鐵門栓,往外就磕,“噹啷”把刀磕開。這為虛打一招,試試虛實,二次進招才是交鋒。趙匡胤磕出大刀,一晃蟠龍棍,來個橫掃千鈞,奔劉大奈攔腰打來,劉大奈的刀立起來,刀頭衝上,刀纂衝下,向左一推,這為懷中掛月,封出大棍,二馬盤韁戰在一起。
天井關的偏將、副將為劉大奈鼓舞士氣,金叉將丁貴包紮完傷口,又回隊前給主將助威。周兵更是軍威大振,擂鼓助陣。喊殺聲震耳欲聾。兩個人打了十幾個回合,丁貴害怕周兵一擁而上,以多勝少,心說:人家發來傾國人馬,我們城裡才有兩萬人,疆場這一千五百人還不夠墊馬蹄子呢!見好就收吧。想到這,他吩咐軍卒鳴金收兵。
“噹啷啷”鑼聲響亮,劉大奈收住大刀帶住戰馬:“趙匡胤,我軍鳴金收兵,今日罷兵,明日交鋒。”說完撥馬往回跑。
趙匡胤一看:不行啊!我兩個兄弟叫他們抓去了。大棍一舉高喊:“三軍兒郎,殺進天井關,捉拿劉大奈!”
“殺呀!得天井關哪——”周兵是一擁而上。石守信、曹斌、史彥超齊抖絲韁,帶領軍卒衝向疆場。
劉大奈打馬如飛奔天井關,過了護城河還沒進城門呢,趙匡胤的兵馬就到河邊了。剛想上吊橋,守城官兵急忙絞起吊橋。趙匡胤傳令架雲梯攻城。周兵、周將過護城河攻城,城上“啪啪啪”往下放箭。這時劉大奈、丁貴上了城頭指揮軍卒守城,周兵周將有過河的,城上邊往下扔灰瓶、炮子、滾木、礌石,再放冷箭,周兵不但上不去,反倒損兵折將,眼看好幾十名死在城下。
曹斌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