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保和曹金山,被胖孩子摔倒,惹得看熱鬧的人鬨堂大笑。二人惱羞成怒,站起來衝小孩瞪起雙眼。
高君保說:“你是哪來的野小子,敢暗下毒手傷人?”
曹金山說:“小娃娃!你勾火叫我們打架,你看熱鬧,你也太壞了。看我們倆打得沒勁兒了,你再動手把我倆打倒,今天不能饒你。”
小孩笑嘻嘻地說:“你們倆不知道害臊!挺大個子,為吃飯打架,不如三歲頑童。出門的時候,你娘沒囑咐你們不許打架嗎?還管我叫娃娃,衝你們倆辦的事兒,像個穿開襠褲的孩子!你倆打架,傷著誰也不好,我給你們倆拉開,應該謝謝我,衝我生什麼氣?還要和拉架人動手?那就過來吧,小爺我就愛打架,打架比吃包子都香,一天在山上常和老虎、豹子、黑瞎子打鬥,今天逗你們玩玩!”
高君保說:“你這孩子罵人?”
“我沒遇見人,是人不該和拉架的打仗,你們倆是一塊上,還是單打獨鬥?”
高君保說:“怎麼打都行,我們就想叫你也趴下,來個一還一報!”
“叫我趴下的人還沒生下來呢!”
“野小子,你不用賣狂,接招!”
高君保抬手來個“穿心窩裡炮”,小胖孩“滴溜溜”閃身躲開,一個“小鬼推磨”打高君保。高君保使個“橫推八匹馬”,小孩來個“烏龍擺尾掃堂腿”,直奔高君保下半身。高君保墊步擰腰一提氣,縱身起來三尺高,往下一落使個“猛虎撲食”奔小胖孩兒打來。小胖孩兒身形一閃快似狸貓。高君保撲個空。這一招沒打著,看熱鬧的都給小孩兒喝彩。高君保心裡著急,惱羞成怒。一招快似一招,一式快似一式,小孩毫無懼意,越打越精神,拳掛風聲,高君保漸漸不敵。
曹金山站在一旁暗暗琢磨,這個孩子是誰家的?有這麼好功夫?這要到前敵,一定是員猛將。就是太頑皮,太淘氣,看樣子穿粉衣服的公子不是對手,我過去把小孩抓住,找找面子。
想到這兒,曹金山上來,來個“扁踹臥牛腿”踹過來,說時遲,那時快,眼看要踢在小胖孩軟肋上,周圍看熱鬧的人都生氣,兩大個子欺侮小孩,都替小孩握把汗,有的嚇得把眼睛閉上,不敢看。那小孩一個“燕子抄水”,“噌”起空了,真是身輕如燕,眾人一齊叫好:“好!好功夫!”
這三個人插招換式,各顯其能,不敢大意,小孩嘴裡唸叨:“倆打一個你們欺負人,我娘不讓我傷人,要是叫傷,把你們倆抓住,來個金鐘撞大頭,把你們的腦袋撞漏,打吧!打餓了上樓吃飯,小祖宗陪著。”
曹金山和高君保雖然心裡生氣,也不敢用真功夫打,怕傷著小胖孩,打著打著,兩人都明白了,不用真功夫不行,打不過人家,這孩子力氣太大,兩人加一起也沒有他一個人勁兒大,不用真功要敗在這娃娃之手。想到這,這兩人火氣上來,可就拼命了。
小胖孩人也急了:“你們倆拿我的好心當成驢肝肺,給你們拉架,不但不謝謝,反倒合夥打我,真是我無傷人意,人有害我心,別怪小祖宗下毒手了。”這孩子拿定主意要施展絕招取勝。
說了半天這孩子是誰呢?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這小胖孩兒,是順國侯石守信之子叫石英。今年一十五歲,他隨母親安氏住在離京城五十里地的一個鎮子上。石守信在朝中伴君,回家時候很少,家中一切由夫人安氏照管,安氏只生石英一子,愛如珍寶。這孩子長得漂亮,聰明伶俐,力氣特別大,同齡的孩子都沒他有勁,從小好動不好靜。
六歲那年,被雲遊天下的西崑崙山九天古剎大慧禪師看見了。那大慧是得道的高僧,見石英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上前摸摸石英的手、胳膊、腿,發現是練武的上乘好料,就到家中同石守信商量,要把孩子帶到西崑崙山深造。石守信十分高興,當時排擺香案,叫石英磕頭認師,三天後大慧禪師便把石英帶走了。沒過多久,趙匡胤下南唐御駕親征,石守信隨軍出戰。
那石英被帶到廟內,大慧禪師教他習文練武,整天在山上跟著小沙彌砍柴、提水、種菜、收糧,力氣越練越大,到了八九歲,小手又粗又硬,像鐵鉗子,胳膊腿像鐵棒子,登山追兔子抓山雞,空手敢和猛獸鬥。大慧禪師為了增強他的體質,叫孩子吃葷,打來野獸在廟外山谷內燒吃、煮吃,又找來各種名貴藥材配製補藥,為石英強筋壯骨。
為使石英一舉成名,無敵天下,專門教石英練錘,開始用小錘,每半年換兩柄錘,每換一次增加五斤分量,逐漸加重,經過九年苦練,功夫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