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靈霄門已經有大半年來,從剛開始入門時得到修煉功法激動情緒到現在每天沉迷於修煉無法自拔,這一切都是因為星系精靈給他看了學多藍星人寫的那些小說,他也想盡快突破自身,像小說裡寫的那樣,仙人可以飛天遁地,來無影去無蹤的大神通本事,雖說藍星科技文明已經做到這一點,但是那是藉助外物並非自身的本領。
修煉的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在師傅的悉心講解與耐心指導下,楊子碩全身心投入到功法的研習中。然而,在一次深入修煉時,他察覺到一門功法的執行路線出現了疑問。“怪了,這部分內容與師傅所講的存在出入。而且按照師傅的說法,我反覆推演了多種情況,假設這樣調整,會不會引發連鎖變化?又或者那樣嘗試,會不會出現意外的結果?怎麼越想越複雜,簡直毫無頭緒。”帶著滿心困惑,楊子碩下意識地向星系精靈求助,“星系精靈,針對我目前遇到的問題,你怎麼看?”
這一回,星系精靈迅速響應,開始分析道:“綜合你描述的修煉內容,結合此篇功法與之前的修煉體系進行分析,初步判斷應該先引導靈韻沿著特定脈絡匯聚,促使其在經脈節點處形成能量旋渦,以此推動靈韻的精煉轉化。隨後,引導精煉後的靈韻按照特定的周天路線迴圈,強化對各個臟腑的滋養。如此一來,能夠激發身體潛能,增強對靈韻的掌控力。然而,由於後續功法涉及的變化過於複雜,且系統所掌握的修仙資料有限,無法明確預測後續的具體演變。”
楊子碩全神貫注地聽完星系精靈的講解,本以為能撥雲見日,可沒想到心中的疑惑反而更深了。星系精靈給出的解答雖然條理清晰,但在關鍵的核心部分,依舊含糊其辭,未能給出明確且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不過,星系精靈並未讓楊子碩完全失望。察覺到楊子碩的困惑後,它即刻啟動分析程式,飛速調取楊子碩近來在靈霄門所學的修仙知識,同時深度檢索其腦海中此前在遺蹟石壁上獲取的殘破功法以及在外門修煉時積累的經驗。
經過一番精密且複雜的交叉比對與綜合運算,星系精靈梳理出了一條線索,並給出了部分解釋:“依據目前所掌握的資訊,功法執行中這一關鍵節點的靈韻引導,或許可以嘗試從你近期修煉的功法中,借鑑關於經脈拓寬的技巧,以此增強靈韻容納量。結合石壁殘破功法裡關於能量轉化的特殊方式,先將靈韻在特定穴位短暫壓縮,再進行逆向疏導,或許能突破當前困境。但由於缺乏更多功法的對比分析,後續的穩定執行與進一步提升,還存在諸多未知。”
儘管這解釋只是一個大致方向,遠稱不上完整,但楊子碩聽後,仍覺眼前一亮。以往他獨自鑽研時,常常陷入思維定式,進展極為緩慢。這次星系精靈的分析,讓他在短時間內便獲得了新的思路,效率遠超自己埋頭苦思。
緊接著,星系精靈補充道:“目前系統對修仙知識的掌握極為有限,若想在未來獲得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的幫助,你需要在接下來的修行中,儘可能多地收集不同型別的功法武技。透過對海量資料的掃描與分析,我才能構建出更為完善、精準的修仙知識體系,屆時便能為你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修煉指導。”
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星系精靈在修仙領域的知識儲備存在嚴重不足。追根溯源,是因為系統此前從未對修仙相關內容展開全面且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所收錄的功法武技不僅數量稀少,且種類單一,根本無法滿足對複雜修仙體系進行精準解析的需求。
這番話如同一束光照進了楊子碩的思緒,瞬間為他指明瞭新方向。楊子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靈霄門內那座莊嚴而神秘的藏書樓。
傳聞中,藏書樓裡藏書萬卷,涵蓋修仙世界的萬千知識。功法武技、法術秘訣、煉丹煉器之法、陣法符籙精要,甚至是奇珍異獸的養殖之道,可謂無所不包。對於渴望獲取更多修仙知識以助力星系精靈完善分析的楊子碩而言,藏術樓無疑是一座巨大的寶藏。
然而,想要登堂入室,盡情汲取藏書樓中的知識並非易事。靈霄門設立了一套嚴格的積分制度,唯有積攢足夠的門派積分,才能借閱相應的書籍。楊子碩聽聞這積分制度時,心中不禁泛起一陣嘀咕,這積分制怎麼如此熟悉,像極了藍星的一些規則設定,該不會是哪個來自藍星的穿越者在此重生後傳授的吧 ?
不僅如此,這靈霄門內的諸多修煉體系,從功法的運轉到法寶的煉製,與藍星上那些修仙小說中的描述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楊子碩忍不住腦洞大開,那些寫修仙小說的大神,難道個個都是重生而來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