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實在不行,只能聽取張松的意見,請劉備入蜀相助。”
劉璋正在思慮間,猶豫要不要聽從張松請劉備入蜀相助的建議時,忽然有訊息傳來。
“秦炎再起大軍二十萬,進攻曹操汝南。”
聽到這個訊息,劉璋心中的憂慮一掃而空,汝南發生戰事,曹操必定前往救援,就會無暇南下,益州又能安全了。
至於張松提出讓劉備入蜀的想法,還是暫且擱置,等待日後考慮吧。
休整了近一年半的時間,秦炎麾下可謂兵強馬壯,中原局勢也已經穩定。
又得知長安被曹操佔據,時刻威脅馬超退守的潼關。
於是聽從麾下眾臣的建議,起兵進攻汝南。
曹仁彼時正在襄陽,汝南守將乃是牛金,本是曹仁部將,被他向曹操推薦,負責汝南守備。
不想秦炎領軍前來,大軍攻城猛烈,牛金苦守無果,只好棄城出逃。
正遇到曹仁領大軍來援,於是又與他折返回到汝南郡治新息縣下,準備奪回城池。
“秦炎來勢洶洶,如今汝南已經失守,不如退軍駐守樊城。”
李典苦勸曹仁,反被曹仁嫌棄,要以擾亂軍心的罪名將他軍法處置,多虧諸將求情,這才沒有執行。
曹仁領軍來到新息城下,讓士兵擺好陣勢,自成陣法。
“秦炎,汝可識得此陣?”
秦炎登上城牆,見到曹仁所設軍陣,心中已經瞭然,想必這就是八門金鎖陣了。
“區區八門金鎖陣,且看我如何破之。”
秦炎心中暗喜,曹仁設定的這個陣法,恰好在他前世記憶中有記載。
“八門即: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從生門、景門、開門入陣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入陣則傷,從杜門、死門入陣則亡。”
“曹仁布置雖然八門整齊,但缺少勇將坐鎮陣樞。我軍從東南角生門入陣,往正西景門殺出,其陣必亂。”
秦炎說罷,讓趙雲領兵一千從東南角殺入,再從西方殺出。
就見千餘人隊伍衝殺入陣,不理曹仁如何奔走,徑直往西殺去,隨後去而復返,又從東南角殺出。
一番衝陣下來,曹仁軍陣大亂,秦炎趁勢讓大軍衝鋒掩殺。
曹軍大敗,落荒而逃。
秦炎也不去追,讓大軍各自歸營整頓。
“今日僥倖,又讓我軍勝了一場。”
回到城中,面對眾人,秦炎只稱是僥倖,並不貪功。他是實話實說,反倒讓眾人對他更加尊崇。
“主公有鬼神之謀,卻不輕易出手,只讓我等謀臣出謀劃策,實在是對我等信任有加。今後我等必將更加用心,為主公謀劃。”
曹仁兵敗回營,想起李典所說,心中慚愧,又將李典請來議事。
他還在糾結今日陣法被破之事,李典卻是又在勸曹仁退軍駐守樊城,拱衛襄陽。
“秦炎大軍已經佔據汝南郡縣,我軍在此繼續糾纏,只是浪費兵馬錢糧,不如就此駐守樊城。”
“我還有一計,今夜前去劫營,秦炎大軍駐紮在城外,必然不會想到今日我軍雖敗,還會去趁夜劫營。只等我軍出其不意,必然能成。”
“若是再敗,就依你所言,退守樊城。”
見曹仁一意孤行,不聽眾將勸阻,李典苦勸又無果,只能領兵作為後應,準備接應曹仁。
“曹仁屢次統兵守住城池,心中日漸驕縱,自以為奇計百出,此番新敗,必定想要反其道行道,趁夜前來劫營。”
郭嘉推測曹仁今夜必來劫營,讓秦炎早做防備。
等到夜半三更,曹仁領兵來到秦軍營寨前,才想衝殺進去,就見營寨中忽然火光亮起,秦炎正領兵列陣,靜靜看著曹仁。
“秦炎早有預料,快走!”
曹仁驚呼不妙,見秦炎就在營寨中等他,就知道劫營失敗,於是趕忙讓大軍後撤。
趙雲一馬當先,領兵追殺,曹仁慌忙間無暇返回營寨,只能往後方繼續撤走。
還未行走多遠,斜刺裡又殺出一支軍馬,正是徐晃領兵殺出,曹仁不敢迎戰,再次落荒而逃。
又在退走間,迎面遇到張遼,二話不說,領軍衝鋒,讓曹仁心中驚駭不已,不知秦炎還有多少伏兵等他。
好在李典率軍前來接應,這才讓曹仁如釋重負。
兩人合力,這才讓張遼不敢妄動,停下追擊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