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炎正在進攻關中關隘,我軍若是繼續苦戰,恐怕兩處都要失守。”
程昱見曹操三日接連猛攻葭萌關,損失了許多人馬,心中擔憂。
“仲德可有良策?”
曹操見急攻不下,心中也萌生退意,恰好程昱開口勸他,給了他臺階。
“主公可讓大軍回營之後,趁夜徐徐退走,營帳與旗幟全都不動,敵軍遙望,必然以為我軍還未撤退,不敢輕易追來,同時也能暗中支援潼關,讓張繡、徐晃措手不及。”
“不愧是仲德,真是解了我軍困局。”
曹操聽了程昱的想法,很是滿意,讓夏侯惇領萬人在營寨中駐紮,徐徐後撤斷後,其餘隊伍全都趁夜往南鄭,等到南鄭之後,再讓樂進領一半兵力前往潼關支援。
等劉備軍中發現,曹操已經率領大軍離去,就連夏侯惇也已經退到陽平關。
“主公,曹操領軍突然出現在潼關,張繡與徐晃兩位將軍不曾想到,被他突襲了一陣,折損了三萬多兵馬。”
鄴城之中,秦炎接到奏報,臉上也滿是驚訝。
“曹操在漢中攻打劉備,竟然會忽然出現在潼關。”
等到細作探查之後,這才恍然大悟,難怪此番徐晃張繡會被突襲,折損兵馬。
“我軍此時進攻潼關,倒讓劉備撿了大便宜,此番漢中必然要落入劉備手裡了。”
秦炎將沙盤上劉備的旗幟往前挪動,落到漢中的位置,微微搖頭,有些不滿意。
“若是讓黃忠領軍從襄陽進攻漢中,怕是關羽又會在荊南趁機出兵,進攻江陵。”
如今劉備實力大增,也有了與秦炎周旋的資本,讓他感覺有些棘手。
“聽說江東幾次找到劉備,想要他用荊南長沙彌補南郡丟失的損失,都被劉備以各種藉口推辭了。”
秦炎又想到孫權,自從與他停戰之後,孫權便將主意打到荊南,看起來也想透過荊州染指川蜀,可惜劉備有諸葛亮、龐統相助,幾次都拒絕了孫權的要求。
“我軍在荊州到底還是有所掣肘,不能輕舉妄動。”
秦炎嘆息,此次進攻漢中的絕佳時機,就要拱手讓給劉備了。
“既然曹操已經親自領兵出現在潼關,主公也該領兵支援了。”
郭嘉提議讓秦炎親自出徵,安撫徐晃與張繡軍心。
於是秦炎讓郭嘉、陳宮、徐庶三人為軍師,趙雲、高順、管亥等將領隨行,領軍五萬,從鄴城出發,進駐弘農,支援徐晃、張繡兩人。
一路無話,秦炎領軍到達弘農之時,徐晃、張繡兩將早就在營寨外等候。
“自從曹操突襲我軍之後,我二人唯恐再生禍端,每日都堅守營寨,不去搦戰,因此大軍也都休整過來。”
秦炎與眾人走在營寨之中,看營中士卒士氣並未因此前一敗受到影響,也感到欣慰。
“曹操到了潼關,也讓諸將堅守不出,又派司馬懿、鍾繇前往武關,抵禦馬超,倒也讓兩處關隘堅固如鐵桶一般,一時間難以攻破。”
兩人將最近的戰局變化詳盡告知眾人,等待秦炎與幾位謀士拿出計策。
“待明日再去挑戰,若是曹軍仍舊堅守不出,就讓麾下一支將士在潼關前草地休整,騎兵將戰馬放牧,戰士在關前坐臥,曹軍見我如此放鬆,必然以為我軍輕敵,若他派兵出關廝殺,就一路往回逃竄,到時自有伏兵截殺。”
郭嘉站在輿圖前,想到計策,對秦炎等人訴說。
“潼關易守難攻,曹軍駐軍還有六七萬之多,或許可以北上從蒲板津渡河,曹軍得知,必然分兵來守,再讓馬超、龐德加緊攻勢,三路齊攻,總能破開一處。”
陳宮也在此時建議,如今秦炎兵力佔優,曹操將兵力分散,守城的優勢就會減少許多。
眾人商議一陣之後,決定派趙雲與張繡領三萬兵馬前往蒲板,向西渡河。
讓徐晃領五千士卒前往潼關關前,放馬誘敵,高順與管亥領兵埋伏在後方十里。
“我帥輦在此,曹操必然不會離去。”
秦炎認為以曹操的性格,見關前放馬,必然不會讓關中將士出擊,於是想要將他調離潼關。
“不如與子龍一道,西渡蒲板津。”
早有斥候將秦炎軍中動向報與曹操,得知秦炎帥輦往蒲板津移動。
“秦炎想要領軍從蒲板津渡河,攻佔臨晉,在我軍後方安插楔子。”
“今日有我在此地,斷然不會讓他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