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正在聯絡劉備、孫權,若是他三家聯合,倒也是棘手。”
他早就得知曹操的動作,只不過如今他勢力強大,早就讓劉備、孫權忌憚,再想與他兩家聯合,已經十分困難。
“曹操在襄陽還有大軍十五萬,在江夏還有兵力近五萬,若是孫劉兩家再派援軍,至少有四十萬大軍聯合,當真是不可小覷。”
郭嘉粗略一算,將三家聯合之後能夠派出的兵力計算出來,也感覺有些艱難。
“襄陽三面環水,一面臨山,易守難攻,曹操若是當真打算堅守,也能拖到援軍前來,只是有孫劉兩家加入,也能彌補他水軍戰力不足的問題。”
秦炎也不得不歎服,向曹操提出此策之人,當真是好算計,藉助外力拖延時間,等到曹操自家的水軍操練成型,便能水陸無懼。
經過劉曄、諸葛亮、顧雍三人幾日時間的商討,最終還是決定三家聯合,一同抵禦秦炎。
將曹操勢力內江夏郡借給孫權與劉備,作為兩家駐軍的地方,同時兩家各自出兵十萬,分別進駐安陸與荊城。
原本駐紮在安陸的文聘所部,先行前往南陽郡的隨縣駐紮,等待聯軍後續命令。
為了緩解襄陽的壓力,劉備還派出關羽率領一萬士卒從江陵北上,相助曹操。
至於聯軍統帥,三家各出一人,共同商議決策。
曹操接到訊息,十分高興,思來想去,派出荀攸;
劉備自然不用考慮,一切都交給諸葛亮決斷;
至於孫權,則是讓周瑜擔起重任,將他從廣陵調往江夏,與其餘兩家會合。
由此,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勢力正式聯合,共計四十萬大軍,對抗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