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軍集合,曹仁分出千人精銳,讓他們護送程昱從宛城西北方向出城。
他則是與李典帶領城中六萬精銳士卒從東、南兩個方向出城突圍。
“你我二人誰先突圍,不必回來營救彼此,只管往樊城去,告知主公!”
曹仁眼神決然,對李典道了一聲保重,與他就此在城中分別,領兵往東去了。
此次不管能否突圍及時告知曹操,他都免不了丟失城池的罪責,只是他心中早有覺悟,相比於曹操的性命,區區一座城池又算得了什麼。
“曹仁真是會選時間,選在這大雨天出城交戰。”
徐晃與張遼紛紛接到訊息,曹仁與李典各自率軍出城,意圖衝破封鎖。
二人自然不能放任曹軍就此離去,當即點齊兵馬,各自出了營寨,攔截兩人。
大雨之中,兩方軍馬互相廝殺,曹仁與李典心中憂慮曹操安危,因此爆發出驚人的氣勢,渾然不顧身上的傷勢,硬是在張遼與徐晃兩將的阻攔中殺出一條血路,身後還有千餘親衛,各自追隨在兩人身後。
讓曹仁與李典紛紛突圍出去,張遼與徐晃也不去追,領兵收拾那些未能突圍計程車卒。
一番大戰過後,曹軍死傷慘重,倖存下來計程車卒終於堅持不住,紛紛放下兵器,向秦軍投降。
張遼與徐晃於是趁勢奪取宛城。
曹操還不知道曹仁與李典丟棄宛城強行突圍,還在關注著秦炎的動向。
這段時間,秦炎軍中接連砍伐木材,卻不見有任何器械搭建出來。
“主公,秋雨連綿,江水上漲,若是秦炎趁勢掘水淹城,我軍恐怕會有滅頂之禍。”
蔡瑁久在荊州,見大雨連連,江水上漲,也想到秦炎會水淹樊城,於是趕忙找到曹操。
“卿之所言不無道理,秦炎未嘗不會如此,當早做準備。”
曹操聞言,想到秦炎的行事作風,也感覺有這種可能,於是讓蔡瑁負責,統領大軍防備。
蔡瑁得令,讓大軍遷到高處,並且收集大小船隻,以防不測。
雨勢漸小,天空逐漸放晴。
曹操還未起床,忽然聽見一陣巨響,如同萬馬奔騰,震天動地。
瞬間驚醒過來,急忙走到城牆,就見漢水暴漲,勢不可擋,轉瞬間衝到城下。
轟!
城牆都在劇烈搖晃,曹操好不容易穩住身形,就見到大水已經蔓延進城中。
“好在我軍早有準備,這才少了許多損失。”
曹操暗自慶幸,就見對面秦炎軍中,忽然推出許多戰船。
“將士們,將我軍的旗幟亮出來!”
為首的將領站在船上,大聲呼喝著,身後旗幟飄揚起來。
曹操望見旗號,瞬間眼神驚變。
“竟然是甘寧!”
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料到,秦炎竟然將黃河水軍將領甘寧徵調過來。
如此看來,這一次水淹樊城,他是早有謀劃,絕非偶然想到。
“入城,抓到曹操者,賞萬金!”
甘寧大叫一聲,千餘艘戰船小舟紛紛出動,每一艘小舟上都站著四五人,往樊城駛來。
“主公,秦炎水軍規模齊整,遠超我軍新練的水軍,並且我軍能夠乘坐的戰船漁舟數量也不及對方,還是早些退走吧。”
蔡瑁見秦炎軍中也有水軍出戰,一看就是熟知水性的老兵,與他麾下這些新兵不可同日而語。
曹操麾下士卒近乎都是中原與西北的旱鴨子,此時難以發揮戰力,眼下只有退去,儲存實力,才能捲土重來。
曹操本以為破解了秦炎的水淹之計就能反擊,不想秦炎還有後手,只能聽從蔡瑁的建議,領兵退守襄陽。
至於城中尚未轉移的戰馬輜重,全都被甘寧繳獲,只等江水退去,就能帶回營中。
曹仁與李典逃出圍困,終於在半路重逢,才一靠近樊城,就在高處見到此時城中已經是一片汪洋,遙望大軍旌旗往南退去,這才放心。
“如今宛城已經丟失,一時又難以回到襄陽,不如暫且去往江夏,去安陸尋文聘吧。”
兩人一商量,便領兵向東往安陸方向去了。
文聘接到守衛通報,只感覺驚訝,趕忙將兩人請進城中。
“兩位將軍怎會出現在此?”
聽了曹仁的解釋,文聘這才明白,隨即開口勸慰他們道:
“兩位對主公忠心耿耿,此番也是擔憂主公安危才會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