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徹底的打趴下。
而是要在趙銘知道他們的實力之後,從而與趙銘談合作。
這個是鄭乾意的弟弟鄭仁基所提出的意見,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鄭仁基認為,趙銘是一個人才。
短短時間,就使得蘭桂軒成為長安城裡,最好的酒樓。
這樣的人才,收為己用才是最好的選擇。
蕭瑀送走鄭乾意他們之後,哼著小曲擺著手,心情顯得很好。
剛剛鄭乾意他們承諾,今後朝中的世家官員。
只要蕭瑀是對付趙銘,他們全都會站在蕭瑀這邊。
有著這樣的承諾,蕭瑀恨不得明天早朝快點到來,他要發起對趙銘的彈劾。
朝中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是世家之人,一旦共同彈劾趙銘。
,!
哪怕是李世民想要保,也要考慮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蕭瑀早早就到承天門外,等待早朝的開始。
隨著承天門開啟,百官步行往太極殿而去。
隨著鴻臚寺官依次唱入班,早朝正式開始。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掃了一眼前面的蕭瑀,“各位愛卿,可有事奏?”
李世民說完,一旁的王德上前大聲的對百官複述一遍。
實際上,早朝很少討論實質性的政策之類,都是一些總結性的回報。
真正商討政事,一般都是李世民與各部尚書,還有中書令以及門下省侍中和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等主要大臣商議。
有了具體章程之後,再按照流程正式實行。
就比如趙銘提議發行國債的事情,李世民先是與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商議完畢之後。
再由長孫無忌他們三人,聯絡各部官員,拿出了正規的實施章程,李世民這面再次確認後,才會正式施行。
王德大聲說完之後,先是三省的一把手,進行了一遍彙報,然後就是六部尚書,也對各自工作進行彙報。
等這些大佬級的官員彙報完畢,按照流程,會再問其他大臣可有事上奏。
一般這個時候,御史臺官員就會出來,開始彈劾某位官員了。
然而李世民不等有御史出來打口水仗,當即開口道:“各位愛卿,朕昨日收到一封書信。”
百官一陣愕然,不明白李世民說這話是何含義。
“陛下,啥書信 啊?”程咬金好奇的問道。
李世民向王德微微點頭示意,王德立即拿著一封信,走下御臺。
程咬金立刻一把搶過去,低頭看了起來。
“哇呀!”
只看前面的幾句話,程咬金就驚撥出聲。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