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要當段綸外孫女婿的事情,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很多人知曉。
李世民也知道了此事,隨後把段綸叫進宮裡去。
兩人也不知道談了什麼,不過當天正好是程處默值守宮門。
段綸出宮的時候,程處默見到段綸當時狀態不是特別好。
這些都是後面趙銘才得知,他現在人已經在鐵坊裡面。
帶著裡面的工匠,正在對鍊鐵的高爐,進行升級改造。
時間過得很快,尤其是在忙碌之中,更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一晃三個月過去。
這三個月裡,趙銘幾乎吃住都是在鐵坊裡面。
條件雖然有些艱苦,但成果也很是喜人。
改造過的高爐,也正式開始進入了試產。
段綸今天也特意過來,想要看看新技術的成果。
在見到趙銘的第一眼,段綸差點沒有認出趙銘來。
原來的趙銘說是玉面小郎君也不為過,可現在是又黑又瘦,完全的大變樣。
一切準備就緒,工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
大家跟著趙銘,在這三個月裡面,每天不是接受趙銘的培訓,就是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改造升級。
“趙縣男,你確定這能行嗎?”段綸看著不遠處,高聳的大爐子,忍不住有些擔憂。
這次的改造,不僅僅把原有的高爐全部拆除,還擴大了規模。
雖然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可投下去的錢可不少。
要是最終效果不行,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放心吧,沒問題的。”趙銘興奮的看著忙碌的工人說道。
“對了,之前說的石炭,段尚書你有找到嗎?”
聽到趙銘問起石炭,段綸點頭道:“嗯,已經找到了,就在北面的同官縣,距離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石炭礦。”
“我這次過來,也準備問一下,接下來要怎麼做?”
“找到了那就太好了!”趙銘高興的說道,“段尚書,你回去之後立刻安排人開採,然後全部運過來。”
“嗯,我回去就立刻讓人去做。”段綸應道。
趙銘在鐵坊擴大的時候,就規劃好了煉焦的工坊,只等煤炭開採出來,煉為焦炭之後,鐵坊這面就算是可以正常的開始運作了。
現在試產,還只是用的木炭,雖然也能用,可比起焦炭效率差得很多。
“段尚書,走,我帶你轉一圈,順便給你介紹一下,你也好心裡有個數。”趙銘提議道。
段綸欣然同意,趙銘不說他也正要提。
趙銘一邊走,一邊開始段綸介紹。
從水裡推動的粉碎機,把鐵礦先磨碎,到多個齒輪組的水力高速鼓風機,再到新式的高爐……
趙銘都詳細的介紹了一遍,段綸可算是開了眼界,同時也在感嘆,這些精妙的設計,趙銘到底是如何想出來的。
轉完一圈,大半天的時間已經過去。
粉碎好的鐵礦粉末,也開始被投入到了高爐之中。
當天晚上,段綸索性就住在了鐵坊,等著煉出來的鐵出爐。
第二天,趙銘和段綸早早的等在高爐邊上,等待著第一爐的鐵水出爐。
當見到泛著紅光,隔著老遠都都能夠感受得到熱浪襲來的鐵水出爐。
趙銘也不知道是因為興奮,還是因為鐵水的熱浪原因,整個臉通紅。
這是趙銘來到大唐後,第一次投入如此大精力,還有時間,做成的事,趙銘也很是期待。
等到鐵水被倒進早就準備好的模具之中,還不等完全冷卻,趙銘就迫不及待的上前檢視。
段綸也激動了起來,心中默默地開始計算。
就剛剛這一爐的鐵水,若是質量沒有問題的話,最起碼有兩萬斤以上。
這就代表著一個高爐,一天就能夠生產兩萬斤的生鐵。
即便高爐後面需要冷卻一天後,才能重新填料,那也是一天一萬斤。
這樣算下來,一年就能夠生產三百六十多萬斤。
這已經比朝廷一年的產量還要多了。
而這樣的高爐,總共有二十個!
想到此,段綸就激動得連下巴上的鬍鬚,都在抖動著。
這意味著以後,每年朝廷將能夠生產七千多萬斤的生鐵。
而且,另外一邊,還有著專門鍊鋼的爐子,不過趙銘說那個需要等石炭到來後,再進行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