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章 杜如晦的心思

王珪悄悄看了一眼杜如晦,暗自猜測他這話的意思。

李世民對趙銘的心思,朝中大臣都知道。

杜如晦作為李世民的心腹,為何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呢?

即便是杜如晦所擔心很有道理,可仔細一想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首先工部右侍郎一職,空缺了這麼長時間,並沒有影響工部的日常運轉。

趙銘若是擔任了這一職位,哪怕趙銘什麼都不懂,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畢竟,工部尚書段綸,與趙銘的關係大家很清楚。

現在趙銘來到他手下做事,段綸怎麼可能不幫著趙銘?

而且,還有如今只是太子太師的長孫無忌,他現在有著大把的時間,幫著趙銘出處理公務。

更何況,長孫無忌可是最清楚,趙銘對於官場那一套,心裡門清。

根本不是平時大家以為的愣頭青。

就連房玄齡也都不解的看了杜如晦一眼,不明白老搭檔為何如此說。

其他官員不清楚,可他們這些李世民身邊近臣,對趙銘都不陌生。

趙銘可不僅僅只是對於格物一道有很深造詣,其他方面同樣展現出過不俗的才能。

去年災民的安置,趙銘提出來的以工代賑。

今年又搞出國債,不但緩解災民返回原籍後,賑濟的問題,還讓朝廷鐵坊得到一個大大的升級。

還有已經開始生產的食鹽等等。

杜如晦明白,當自己那番話說出來,肯定會遭受不少人的疑惑與不解。

可他不得不如此做,如今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杜如晦需要為兒子杜構和杜荷,開始謀劃,也要為他們杜家未來打算。

他們杜家,不同其他的世家,杜家與皇家綁得太近。

或者說是杜如晦與李世民太過緊密,而杜家能有如今的地位,靠的也是杜如晦。

若是杜如晦某一天不在了,杜家將會衰落下去。

杜如晦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為兒子杜構鋪路。

工部右侍郎一職,杜如晦早就有了想法。

按照杜如晦的計劃,先是讓杜構成為鐵坊掌事。

等杜構在鐵坊過渡半年左右的時間,他就安排杜構正式進入官場。

最後,在身體徹底不行的時候,再向李世民討一個恩賞,讓杜構當上工部侍郎一職。

至於更高的職位,杜如晦沒有去想過。

杜如晦瞭解李世民,在沒有見到杜構的能力之前,不可能再給他更高的官職。

侍郎,已經是極限,這還是看在杜如晦即將離開人世的情況之下。

李世民眉頭微蹙,隨即又舒展開來。

段綸此刻已經站出來反駁,“蔡國公此言差矣,趙縣男先是拿出曲轅犁,後又極大提高生鐵的產量,還煉出了比‘百鍊鋼’還要好的鋼材。”

“就憑趙縣男做的這一樁樁一件件,老夫都想要讓他當我工部尚書一職。”

說著,段綸轉身對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要不趙縣男當尚書,臣給他打下手吧?”

段綸說的言辭懇切,根本不像是惺惺作態。

“段愛卿,工部還是需要你居中坐鎮才行。”

“趙小子雖然對格物一道,有著很深的造詣,然年紀到底還是太輕,還需要多多歷練才是。”

“朕以為,有著段愛卿你在,趙小子也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杜如晦越聽,心中越是覺得不好。

李世民這話,無異於當眾表態,工部右侍郎一職,已經是趙銘的無疑了。

“陛下……”杜如晦拱手,想要再說什麼。

不等杜如晦往下說,李世民抬手打斷道:“還有一件事,現在也可以告訴眾愛卿了。”

李世民笑著對段綸道:“段愛卿,工部在沿海生產的食鹽,不是馬上就要運到長安了嗎?”

“朕覺得,現在也可以告訴眾愛卿,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之前建設食鹽工坊的事情,只有少數幾個李世民近臣清楚。

當時趙銘提議保密,為的是怕世家得知之後,會暗中耍手段。

畢竟,食鹽的利潤實在太高,世家要是得知,朝廷不但可以大量產鹽,而且品質還更高,不想辦法使壞才怪了。

段綸得到李世民授意,當下下巴一抬。

“各位,你們剛剛已經聽到了,朝廷在沿海建立了大型的食鹽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