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初有收穫(一)

轉眼已經到了年根,1933年這一年對於李志堅來說各項事情發展的都比較順遂,李志堅先在1933年剛入冬和王瑞完成了婚禮,閻錫山、楊愛源、王靖國、傅作義等山西的高層都派代表參加了婚禮,給李志堅狠狠的漲了一把臉。李志堅終於抱得美人歸,一時間良宵苦短,壯士扶腰。

雖然多了一個用勁的地方,但是白天該乾的事情一樣也逃不開,年底也要對對全年度的發展情況進行總結。

在1933年一年裡,山西實業公司下屬的幾個廠也在按部就班的發展,腳踏車廠盈利不少,復興牌腳踏車已經在全山西都銷售開了,銷量逐月增加,李志堅準備等待下一步產量擴大後,就將產品向西安和北平、天津等城市推廣,畢竟只有大城市的購買能力才能消化更多的腳踏車。其餘捲菸廠、火柴廠、罐頭廠等都效益平平,只能維持個生存,化肥廠則是不停地生產,等待開年春天春種前大規模銷售。

不過皮革廠在後期發力,在李守義等人為參加李志堅婚禮時回到太原後,經營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李守義等人都穿著從上海買的國外生產的皮衣回來,一到太原,這些皮衣的時髦就引起了婚禮現場不少人的關注。

看到人們對這些皮衣的喜歡,李志堅立馬安排山西實業公司的皮革廠仿製這種皮衣,在入冬前趕製了一批,在市場上的銷售非常好,也是又小賺了一筆錢。

李志堅看到了皮衣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想到這還是在天氣偏暖和的太原,到了更北的地方,天氣更加寒冷,那麼市場絕對更大。

專門負責皮革廠的叫郝誠,也是從瀋陽也彆扭行動隊出來的的兄弟,郝誠看到仿製的皮衣這麼受歡迎,而之前的銷量則是很慘淡,說明外觀和樣式對皮衣的影響極大,而要提升皮革廠產品的銷量,就必須從設計上著手。郝誠在和李志堅商量過後,專門去了一趟上海,高價在上海找了一些皮衣的設計師,讓這些設計師都是按照最時髦的樣式進行設計。

在新樣品設計出來後,郝誠先將小規模試產的產品在太原銷售,反應也是比較熱烈,太原的熱銷徹底點燃了郝誠的激情,郝誠和皮革廠的工人,帶著自己廠生產的皮衣、皮鞋等產品帶到更北的大同、張家口、包頭、北平、天津等城市進行展覽,並且郝誠還將價格定的比市面上同樣產品便宜三分之一,一時間山西實業公司皮革廠生產的皮衣開始在中國北方暢銷。

皮革廠的興旺就意味著牛皮和羊皮的需求量大,也將在太原的牲畜養殖業也帶動了起來,牲畜價格上漲了一些,太原周圍農村養羊和養牛也更多了,隨之而來是罐頭廠也有了更多的原材料來源。但是皮衣還是以羊皮為主,現在牛還是重要的生產力,耕田主要還是靠牛耕,無奈之下,郝誠派人到了外蒙古去購買牛皮。皮革業的發展,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汽車將產品運出去,現在眾兄弟們都喜歡用卡車,夏天不用忍受烈日暴曬,冬天裡不用再不用在寒風裡受凍,並且卡車的拉運量也遠不是牲畜大車科比,在太原的卡車簡直是日夜不停地在使用,就這也完全無法滿足需要。

從美國買回來的汽車、摩托車生產線則是還在安裝,按照技師的估計,還得多半年才能完成安裝和除錯,害的李志堅不停在催促,到時自己可以生產發動機後,最起碼可以試著生產一些挎鬥摩托,也能緩解一些運輸壓力。

不過要生產整車,就必須得提前安排研製工作,生產挎鬥摩托,光有發動機還不夠,還需要許多其他的配件,這些配件是自己生產還是向國外引進,都需要提前做出準備,但是現在也沒有人可以諮詢,當初腦子一熱買回來的這兩條生產線,現在還缺乏足夠的人才來操作,於是只能向從國外僱傭的生產負責人和安裝生產線的技師求助,是否可以幫助找一些懂摩托車生產的人過來幫忙,待遇一切從優,只要找來,也給他們一筆豐厚的回報,重金之下,這些人竟然真的給李志安從美國照過來幾個技師來。

李志堅看得出來,新來的這些人真的是摩托車的愛好者,對摩托車的構造非常熟悉,在美國這種機車愛好者比較多,都是一些技術宅,一心就是研究機車,他們的到來令李志堅非常高興。

這些技術宅們將現在生產機車的現狀批的一無是處後,於是開始自己動手製作一些配件,在只向外購買了為數不多的配件後,就給攢出來一輛挎鬥摩托,李志堅知道自己是找到寶了,於是專門給這些人買了住所,同時找了做西餐和做中餐的廚師好好的伺候著這些技術宅,這些人在美國根本沒有人這麼待見他們,在這裡受到的重視令他們在身體和精神上都非常享受,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