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雖然憂慮,但是聽到李志堅的話也時不時的點頭,李志堅說的和他的一些想法是重合的,但是他沒怎麼想過在太原堅守的事情,更多的立足點還是想依託忻口防線和娘子關一線,這時聽到李志堅這樣說,心中頓時覺得堅守太原的必要性。
“振武,你說在忻口北安排多少部隊比較好?”
“閻公,志堅認為騎兵一軍應該都佈置到晉北,騎兵機動能力強,方便打游擊,同時在晉北最好再佈置五、六個旅,這樣也能打一些陣地戰,不過也不宜再多,否則就容易影響到忻口和娘子關的兵力厚度。志堅願向閻公請戰到晉北去,到時候再日軍後方給日軍一些顏色,絕對不會讓日軍輕易到達忻口一線。”
閻錫山聽到李志堅的請戰,稍微猶豫了一會,在他的心裡,本身是將61軍安排在忻口陣地上就有新三師的關係,經過忻口一戰,讓閻錫山對李志堅的帶兵能力更加信任,有新三師在忻口主陣地,他的內心就比較安定。
他之前覺得忻口防線是最重要的,但是聽到李志堅說的後,開始意識到在晉北的游擊戰中消耗日軍的銳氣和給養更關鍵,日軍在前期沒有洩了勁,到了忻口前線,一鼓作氣之下,忻口的確未必擋得住。
死守陣地的活不少人能幹,但是向李志堅說的要在遊擊中給予日軍重創,這就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真是非得李志堅不可了。
不過趙承綬的騎兵軍也的確適合在晉北遊擊,稍微思考了一會,閻錫山就同意了李志堅的請戰,讓李志堅提前到晉北偵查佈防,到時候由趙承綬配合他,並且他還會從晉綏軍中再抽幾個旅,同樣佈置在忻口北,他要扎一個大口袋陣,在日軍進入袋底之前就給日軍放放血。
在娘子關一線,閻錫山也調整了佈置,34軍到了娘子關一線後,將新二師和教導旅佈置在主陣地上,閻錫山在知情後,馬上讓34軍將新二師換成姜玉貞的新四師,經過原平一戰,閻錫山對於姜玉貞也更加信任。對此李志堅也覺得閻錫山在娘子關的這個安排比較穩妥。
對於太原城的堅守,閻錫山想了一會,實在是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防守,於是繼續開頭問道,“振武,我們要同時防守忻口和娘子關就已經捉襟見肘,你說的還要在太原堅守,那兵力從何而來,難道讓外省客軍來守嗎?”
聽到閻錫山問這個,李志堅將提前準備好的說了出來:“閻公,我晉綏軍的主力的確要在忻口和娘子關一線,不過也並不代表就沒有力量來堅守太原,太原城中人口眾多,但是大多都是我三晉子弟,鄉民們也有保家衛國的心,尤其是知道天鎮屠城和朔縣屠城之後,心中都對日軍的極為痛恨,民心可用。
可以在其中招募民兵,諸如警察學校等學校以及高中以上的學校的學生,年齡俱在16週歲以上,是非常好的兵源,守城之戰和進攻不同,只要民兵會使用武器就可以。
太原城內武器裝備充足,彈藥可以立即補給,發動得當,到時候絕對是一股大的力量。況且太原還有警衛旅、防空旅和炮兵旅,以及諸多的直屬部隊,在太原堅守還是有不小的成算的。”
聽到李志堅說的,閻錫山眼前一亮,不過又迅速低沉了下去,招募、組織民兵,是個比較不好操作的事情,思考了一會,也不知道該如何著手,“振武,組織民兵,這涉及的東西太多,該怎麼著手?”
“閻公,我認為我們可以先在學校裡面組織十六歲以上的學生全部進行軍訓,為期一個月,只要知道怎麼射擊,佇列就行,和預備役的訓練方式一樣。教官可以都從警衛旅中挑選軍官,士兵擔任,如果真到了需要用他們守城的時候,警衛旅也有了極多的幫手。”李志堅解釋道。
聽見李志堅說的很有可操作性,閻錫山就又點了點頭,這個辦法是到了情況最壞的時候才採取的無奈之策,不過要儘快安排給各個學校進行軍訓就,知道怎麼操作後,他就不再說這個話題。
閻錫山心中仍是不安,繼續發問還有什麼想法。
李志堅思考了一下,說道:
“我認為閻公也不必擔憂,經過忻口會戰一戰,閻公應該感覺到了,在會戰後期,我晉綏軍將士的作戰素質都得到了提升,並且戰後也根據日軍的特點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我晉綏軍的單兵戰力水提高很明顯。
並且在忻口會戰之後,我們擴編了4個師,我們晉綏軍並在忻口和娘子關都建設了要塞,這次不管日軍增兵多少,但是都繞不開這兩個地方,有了這些要塞和工事,抵擋日軍的把握就大了幾分。”李志堅說道。
對於爭取將現在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