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戰前(二)

遍應用,在山西的農村,因為化肥的使用,每家每戶都多打了不少糧食,山西從過去的糧食勉強能自足,到現在都有非常多的富餘,多打的糧食被用來養豬餵雞,銷售後收入也跟著上漲。而物價並沒有因為山西一地的收入增加而增長,以往山西人偶爾過年過節時買一點肉解解饞,現在則開始隔三差五的買肉給家人吃。同時李志堅知道,化肥和炸藥的成分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戰時,這些化肥廠的產能可以轉化為生產炸藥。

山西南部是最主要的產糧區,地勢平坦,氣候也更溫暖,對化肥的需求更大。於是李志堅想辦法將在運城的化肥廠產能擴大。幾乎這一年化肥廠的所有利潤全部投入到了運城化肥廠的擴產以及配套措施的建設上,運城化肥廠也在之後成為了山西實業公司下屬最大的化肥廠。

輕工業方面,山西實業公司名下的皮革廠和捲菸廠的銷量都也不錯,龍城香菸成了國內可以匹配哈德門的香菸品牌,但是價格優惠,銷量要比哈德門多的多,除了山西本地的消費外,山西實業公司捲菸廠每天都要透過鐵路向外省發出幾車皮的香菸。

而皮革廠今年的利潤和去年基本持平,李志堅和皮革廠的人們一起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市場已經基本飽和,皮衣在現在怎麼都算是較為奢侈的衣物,潛在的客戶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好,北方的大中城市這幾年都已經被他們跑遍了,市場已經被充分挖掘,並且皮衣一件可以穿很多年,並不需要經常購買,所以能保持住現有的銷售規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不過就現有規模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

這些利潤,在1936年年底,李志堅兌現了當初自己在上海時的承諾,從利潤中抽出二百多萬大洋給當初跟著他的老兄弟們都進行了一次分紅,除了李守義、李傑等少數人分的更多一點外,其餘每人一萬大洋,所有在瀋陽時就跟著李志堅做事的人,都實現了財務自由。李志堅也透過這種方式,讓跟著他的兄弟更加忠誠,將自己的班底更加牢靠,至少將其他人想收買的難度加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