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完慶功會後,所有在山西的外省部隊都在等待一件事,那就是分配繳獲的日軍戰利品。
自從抗戰開始之後,國民政府的武器產量逐年下降,武漢會戰期間,漢陽兵工廠也在遷移過程中丟失了不少裝置,致使步槍等軍械的產量都下降了不少,火炮的產量更是少,現在主要是生產一些迫擊炮。
現在除了晉綏軍外,基本上每個軍都達不到人手一支槍,火炮更是少的可憐。這次繳獲的這些日式武器,對除了晉綏軍以外的部隊都有著非常強的誘惑力。
由於現在中國沿海港口大多被日軍控制,外購武器的渠道基本已經斷了,武器的來源渠道越來越少。所以武器在黑市上的價格一直在上漲,日式武器的價格更高。
某些部隊作戰不利,為了將作戰戰果資料弄的更好看一點,就從黑市上購買日式武器。而現在國內其他戰場的勝仗不多,所以黑市上的日式武器也不多,供給不足就將價格推的很高。
現在繳獲的日式武器,不光可以自用,還可以在黑市上變現。日軍的戰利品就是錢,之前的兩次會戰之後,駐山西的部隊有的就將一些日式武器變賣,緩解部隊的經費不足困難。
中央軍雖然情況比除了晉綏軍以外的地方部隊要寬裕一點,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即使不想自用,那麼也總可以變現弄些錢,何樂而不為?
這一戰打的漂亮,戰場繳獲也是特別的巨大。除了被全殲的兩個師團加一個旅團的裝備全部被繳獲外,在晉北作戰的三個師團的裝備也不少被繳獲,尤其是火炮等裝備幾乎全部落入騎一軍之手。
一直都在做軍火生意的閻錫山,自然知道這些日軍戰利品的價值。不過他更知道這些部隊的心思,原本比較摳搜的他,在面臨基業差點被奪走的情況後,對這些東西看得淡了一些。
本來按照戰場的慣例,就是誰的繳獲歸誰,如果這樣論的話,繳獲最多的是43軍,43軍以一己之力消滅了一一四師團,在圍攻四十一師團和獨立山地旅團的戰鬥中,43軍也是主力之一,同樣獲得了不少的繳獲。
火炮繳獲最多的是騎一軍,在忻口北的大部分的火炮和所有的重炮都是騎一軍的戰利品。
不過閻錫山這次不準備這樣分配繳獲的戰利品。
首先作戰中就有分工,有吃肉的,就有啃骨頭的,所以有的部隊守陣地,有的部隊出擊追擊,騎一軍那麼多繳獲,但是也不能說都是騎一軍的功勞。
其次這次來援的幾個中央軍發揮了重大的作用,27軍、71軍、13軍、85軍等中央軍精銳,以及早就進入山西的十四集團軍幾個軍,為這次會戰的勝利提供了極大的保證,如果這次沒有這些中央軍的幫襯,光靠晉綏軍的力量是根本不夠的,他在內心中還是非常感激的。
再就是閻錫山對能守住自己的老家就非常高興,現在的太原兵工廠的規模已經足夠大,完全可以滿足晉綏軍的需求,除了重炮外,他對其他的日式武器並不算太過在意。這次北線的日軍總共派出一個重炮聯隊進行協助,裝備了十六門九六式150毫米的榴彈炮,這些重炮在撤離時被日軍破壞掉大部分,不過還剩餘七門完好的。
前兩次會戰中日軍的重炮被晉綏軍繳獲,在抵抗日軍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日軍嚴令重炮絕不能再落入中國軍隊之手。
不過日軍家小業小,日軍炮兵不到最後時候根本不捨得毀炮,面對騎一軍的攻擊,乍然之下也找不到足夠的毀炮工具,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毀掉了幾門,給騎一軍又留下幾門。
在閻錫山心中,只要留下這幾門重炮就行,其餘的就可以多偏向省外部隊。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沒有重利,如何能讓這些部隊安心留在山西?
他怕趙承綬和李志堅這兩員大將心裡不舒服,就將他們都叫了過來,將自己的意思直接告訴了二人。
趙承綬和李志堅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他們的需求都有省內的幾個兵工廠可以補充,對於日軍這點東西,他們也並不在意。並且現在是集中作戰,這次的繳獲量大,所以對於這些繳獲的分配,怎麼說都應該是由戰區來分配。閻錫山問他們的意見,那只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閻公,我們騎一軍沒有任何意見,這次能守住忻口防線,大量殲滅日軍,友軍都出力不少,我們也沒有其他酬謝的辦法,給他們多分一點戰利品也好。”趙承綬首先表態。
李志堅也跟著回道:“閻公,我也沒有意見。”不過李志堅又繼續補充道,“閻公,這次分配繳獲,我認為也是一個契機可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