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夜前,沼田德重將所有的大隊以上軍官叫到一起,佈置起夜晚的突圍安排來,經過一白天的思考,他最終決定還是突圍,這樣至少一部分人有生的可能。
否則一直在這裡死守,一晚上晉綏軍的炮擊,不知道要白白帶走多少帝國武士的生命。
不過一一四師團組織的突圍,都沒能取得戰果,準備突圍的日軍,衝出工事不久,就被對面的彈雨所收割。
這次李志堅再沒有留手,43軍所有人全部上前線,每個方向都佈置了足夠兵力,面對這些疲兵,他不去主動進攻,就等他們自己跳出來,他不管在哪個方向都是幾倍於日軍的兵力和火力,只要日軍出來,他就不介意用他的火鐮來收割。
試探了幾回後,沼田德重就放棄了讓部隊繼續突圍的行動,他只能自我安慰,將這些中國軍隊牽制在這裡,也算是自己的功勞,希望忻口一線能夠取得突破,那麼他的堅守也就有了意義。
他自己也在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讓現在的狀況和預先設想的出了如此大的偏差。
當初十四師團可以在獨立面對幾個中央軍,而他的一一四師團為什麼單獨面對一個地方雜牌軍都無力相抗?雖然他的一一四師團是由十四師的留守部隊成立起來的特設師團,此戰之中的兵力也只有在蘭封作戰時十四師團的一半,但是仗打成這樣,還是令他很是疑惑。
他將自己進入山西以來的所有決策都回顧了一次,也沒有發現自己的指揮存在大的問題,那麼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那隻能是對手,他們輕視了對手的實力!
太原的城防實力遠比之前預料的要強,晉綏軍為太原的防守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
還有一個突然冒出來的43軍。經過前一夜的戰鬥,他也知道了眼前的部隊是43軍,這個成立不久的軍,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兵力,又怎麼能有這麼強的戰鬥力?他現在對43軍充滿了好奇。
或許當初的所有安排和設想都是一廂情願,他們進攻山西本來就是一個錯誤,不過他又往深想了一點,能作為一個高階軍官,自有他的思維格局和資訊來源,進攻中國腹地,又何嘗不是一個錯誤,現在的日本,已經被架在了火上,不知所措。
沼田德重陷入了深度思考,就連周圍連續響起的重炮轟炸聲,也沒有影響他。
除了他之外,其餘人則沒有這份精力,只能不停的往深了挖自己藏身的防炮洞,只有更深的地方才能防的住中國方面的重炮轟炸。
又經過了一夜的轟炸,李志堅對一一四師團的殘餘日軍再沒有任何興趣,剩餘的這點日軍,估計現在都沒力氣發起反攻了吧。
他現在的關注點已經到了忻口一線。
忻口防線中沒有留下預備隊,所有部隊都上前線戰鬥,這種情況下一個閃失就會讓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所以必須儘早先解決當下的戰鬥,然後到達忻口後方。
他將43軍再次一分為二,由傅存懷帶著手下最讓他放心的兩個大將馬鳳崗和李傑,指揮十二個步兵團繼續圍困眼前的一一四師團殘餘,他自己率領八個步兵團以及警衛團、炮兵團和特戰隊,到忻口一線去支援。
在上報閻錫山和楊愛源之後,兩人也都同意了李志堅的申請,兩人都知道一一四師團就是苟延殘喘,翻不起浪來了,是處理四十一師團和獨立山地旅團的時候了。
此時,作為本次會戰日軍總指揮的杉山元也在糾結一個問題,四十一師團和獨立山地旅團這兩支部隊,該繼續戰還是退?
獨立混成第三和第四旅團已經在娘子關再度開打,可是完全沒有突破的跡象。向關東軍的求援,關東軍司令部只是禮貌性的派出了部隊帶領一些偽軍出征,現在關東軍正準備北上和蘇聯開戰,那裡的兵力也不夠,他原本想的讓第二師團或者第八師團予以幫助的想法徹底落空。
而現在一一四師團只能靠空投來維持,四十一師團和獨立山地旅團的彈藥也因為幾天的連續作戰,已經剩餘不多,而中國方面的援軍已經快到到達,想要透過繼續進攻突破中國守軍的防線,現在看來已經不可能,但是如果要退,這個結果他如何能承擔的起?
如果這兩部向娘子關撤退,那麼一一四師團就徹底沒有了突圍儲存下來的希望,一個師團被全殲,這在中國戰場上還從來沒有過,之前第十師團和第一零六師團只是被重創,部隊還留有一部分。
況且一旦命令兩部撤退,不說能不能撤出來,那麼也宣告著他苦心準備的這次大會戰,徹底的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