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去想過。
但是閻錫山畢竟是統領山西多年的領導者,戰略思維自非常人可比,對於人口的巨大價值自是非常清楚。聽李志堅說過之後,他馬上也就意識到了李志堅所言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在第三次會戰勝利之後,雖說大落大起,但是畢竟是勝了,勝利可以增長人的自信,況且統帥人物,膽氣自是非常。
閻錫山沉思了一會,按照他之前的部署,要在晉城和陽泉駐防的軍隊主官是楚溪春和陳長捷,這兩人打仗都是好手,但是對於梳理經濟民政就非所長,這種事情,必須軍政結合,甚至治政方面的事情涉及的更多。
目前為止,李志堅的確是最好的人選。陽泉和晉城相比,兩者情況都差不多,不過陽泉離太原更近,戰略位置更重要,一旦戰事起來,支援忻口前線的速度也更快。
當下就差點決定讓李志堅率43軍到陽泉娘子關前線。
不過李志堅的提議有點突然,他還需要考慮一下有什麼漏洞,所以就沒有立即決定,只是通知各部先維持現狀,暫時不要離開現有駐地。
閻錫山專門召集了一眾參謀對李志堅的建議進行討論。有一個參謀說道,到河北平原進行襲擾,會不會激怒日軍,引起日軍的報復。
這個聲音一出,立即被其他人所駁倒,日軍對山西是沒有實力佔領,而不是不想,要不就不會發起三次進犯,待其準備好後,自然會再次入侵,這是不死不休的死局,不因為激怒或者討好而有所改變,主動出擊或還可以減緩日軍準備的步伐。
想到如此,眾人都立即同意了李志堅的設想,並且都同意了現階段增加人口、擴大生產是第一要務的判斷。
於是都從這方面考慮,重新制定了部署。
王靖國雖然打仗方面能力中規中矩,但是搞屯墾還是比較不錯的,之前在綏西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王靖國繼續在晉西搞屯墾,加大糧食生產,所以19軍繼續在忻口西駐防。
將陳長捷61軍繼續佈置在忻口一線,不再調防娘子關;33軍到介休一帶佈防,保障好晉南地區的生產;34軍到河曲東北佈防,隨時準備接應忻口一線和陽泉娘子關一線;83軍繼續駐守晉城不變;騎一軍的駐地也不變。
43軍到娘子關一線駐守,任務是在負責好娘子關的防守外,尋找時機向河北平原出擊,同時因為43軍在菏澤、商丘等招收過幾萬兵員,與這些地方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讓43軍在晉城建立辦事處,安排有力人員駐守,專門負責向河南、安徽等方向吸納災民來晉。
山西暫時的主基調就是在保證穩定的基礎上,開展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