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善後工作初步安定下來後,閻錫山就在忻口防線上召開了總結會和慶功會。
衛立煌等中央軍長官紛紛向閻錫山祝賀。
雖然這次會戰勝利他們也都很高興,但是內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吃味,在這一戰中,中央軍十四集團軍反而成了配角,相對於晉綏軍,不光表現出來的單兵戰鬥力有所不及,火力更是差的極多。
晉綏軍的火炮之多在上一次會戰時就有體會,這次給他們的震撼更大,尤其是在反攻的那天,炮彈像下雨一樣打向日軍,現場的場面給他們留下極大的印象,這個彈藥量換成中央軍根本不可能。他們知道這就是工業化的優勢,現代戰爭就是鋼鐵的碰撞,鋼鐵不足,則脊背難直。
這些中央軍將領不知道的是,在這次會戰後統計,日軍作為進攻的一方,炮彈的消耗量竟然不足晉綏軍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其他的地方軍對於晉綏軍則只有羨慕的份,經過他們在山西幾個月的駐防,參與了兩次太原會戰,他們發現在山西不光是晉綏軍富,子彈炮彈多的打不完,普通的老百姓也相對富足。
在街上隨處可見的腳踏車,雖然已經是戰爭時期,普通居民買肉吃的頻率並不算低,這種景象在戰前他們的老家都根本難以看見。在整個民國,普通百姓時不時可以買肉吃,這對於其他地方的人來說簡直是個奇蹟。
對於他們而言,最關心的還是繳獲的分配。
此戰之中,由於未能將日軍打成擊潰戰,所以繳獲並不算多,最大的繳獲是日軍的火炮,除了繳獲了近30門150毫米口徑的重炮和8門105毫米加農炮外,還有不少的75毫米口徑的山炮、野炮和步兵炮。
對於這次繳獲的幾十門重炮,閻錫山也是和李志堅一樣的激動,這些炮可是想買都買不來的,整個國民政府只是和德國購買了44門重炮,加上第一次太原會戰的繳獲,現在他的晉綏軍光交繳獲的可以使用的日式150毫米重炮就有35門,還有8門射程達到了18公里的105毫米的加農炮,
重炮的威力在這一戰中得到充分的表現,15門重炮在此戰之中的作用居功至偉,面對這些重炮,參加慶功會的所有中央軍和他省客軍軍官都是眼饞的厲害,不過這些重炮,本身都是由晉綏軍所繳獲,並且他們也弄不來炮彈,所以也都沒有沒有打重炮的心思。
不過對於那些日式的75毫米炮,在日軍撤退時毀壞了一部分,但是還有一部分可以使用。對於這些75毫米口徑的火炮,晉綏軍其實並不是多稀罕,太原兵工廠已經對日式九四式山炮進行仿製,現在已經出來了樣炮,之後就可以大規模生產。
所以在分配繳獲時,所有可以使用的75毫米炮都給十四集團軍和其他客軍分了,諸部也是歡喜不已,經過兩次太原會戰,在山西作戰的諸部都補充進了為數不少的日式火炮,每個軍的火炮存量,除了晉綏軍外,在全國都是靠前的了。
李志堅則是沒什麼喜悅的心情,在此戰之中,總共有他的三個老弟兄在此戰之中陣亡,兩個當場陣亡,一個在之後因為重傷也沒有救過來,還有受傷十幾個人,現在已經送回了太原的醫院。
對於這些老弟兄的傷亡,李志堅非常痛心,之前一直一個鍋裡吃飯的兄弟就這麼沒了,他們原本可以不用再上戰場,都是為了跟著他才來到這個地方。李志堅不敢去面對陣亡兄弟的家屬,所以讓讓李傑去這幾個老兄弟家裡進行慰問,並代他去醫院陪伴探視受傷的人員。
他自己將在師裡剩餘的老弟兄們都召集在了一起,詢問是否願意繼續跟著他在戰場上廝殺。他之前給這些兄弟都解決了後顧之憂,他們不管到哪裡,都可以當個富家翁。
圍著他坐著的有四十多個人,比之前少了十幾個人,現在三個永遠離開他們,剩餘的在醫院裡。看到李志堅這麼問,下面的人開始有點詫異,之後都反應過來李志堅問他們的原因,想起離開的三個人以及還在醫院的十幾個人,心中都是難受非常。
不過沒讓李志堅多等,在李志堅對面的王偉看到別人不說話,所以他就帶頭說道:“師座,你不用太過考慮我們,我們現在也是軍人,是軍人就要接受戰場陣亡、馬革裹屍的結果,這一戰不光是我們的老兄弟們有傷亡,還有無數的其他兄弟傷亡,不過我們最終打贏了,還消滅了大幾千的小鬼子,已經是夠本了,你不必太過傷心。還有你再不要說我們要不要走的話,你不走,我們是都不會走的,你走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況且還能打鬼子,我們自己都心甘情願”。
看到王偉帶頭說話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