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最基本的軍官,這樣將游擊區隊的框架整體搭了起來,而士兵則是從當地進行招募。
現在是保家衛國的戰爭期間,所以參軍青年並不少,且山西子弟都比較相信晉綏軍,所以對於晉綏軍設立的遊擊分割槽也比較認可,每個分割槽都陸陸續續招募到了不少青年。新招募計程車兵全部用繳獲的日式武器武裝,而游擊區隊軍官的武器都由新三師提供,即將原先使用的武器帶走繼續使用。
61軍按照命令全軍都在忻口陣地上駐守,新三師的新兵的訓練也都要在工事中完成。李志堅知道時間緊迫,在預備役的新兵補充進部隊之後,就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這次李志堅沒有給忻口陣地上的新兵慢慢成長的機會,而是直接訓最實用的東西。
每天主要是學條例,練射擊,挖工事,學條例是學習戰場上的紀律,要遵守什麼軍令,使部隊能做到令行禁止。射擊訓練上李志堅沒有小氣,從第一天開始每天中進行半天的舉槍訓練,然後在工事上設定靶場,進行每人3發子彈的實彈射擊,李志堅就是要用子彈來砸,也要把新兵們都砸成優秀的槍手。
除此之外就是半天土工作業,忻口陣地上構築永備工事的活太多,必須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為了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中補充營養,李志安在部隊提供經費之外,自己補貼了不少錢從老鄉手中購買了大量的豬羊雞鴨,必須要有足夠的肉食來給官兵補充體力。
不過相對於新三師新兵的訓練,李志堅對游擊區隊的關注更多。在忻口工事上的部隊,只要知道戰場保命的常識,並將射擊技術練好就行,其餘的事情不需要他們操心,按照命令執行就可以。
而游擊區隊對面的情況更加複雜,後勤供應以及心理支撐方面遠無法和忻口前線相比,所有事情都得游擊區隊自己面對和處理。
並且游擊區隊中的人都是他給分出去的,他內心中就必須對這些人的生命和未來負責,否則他自己內心也不能安寧。
所以李志堅安排李傑和林奇各自負責好自己旅的部隊訓練,並讓閻錫山配備給新3師的副師長王崇駿負責師裡的日常事務,王崇駿是原平人,之前在督軍府中任職,年齡比李志堅大很多。在和陳長捷報備後,李志堅自己則主要率領特戰隊在晉北各個游擊區中跑,李志堅掛著晉北游擊區隊的總指揮職務,陳長捷也不好多說什麼。
李志堅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給這些游擊區隊撐腰,幫助在當地樹立威望;第二方面也是為了打消這些人心中的疙瘩,李志堅怕他們生出被教導旅拋棄的失落感,所以當初和閻錫山爭取了游擊區隊總指揮的職務;第三是儘可能的幫助游擊區解決一些諸如後勤、地方溝通、區域矛盾、彼此聯絡等問題,為此,還給各個游擊區都配備了電臺,並給予了特別經費進行改善飲食和住宿;第四是順便幫助這些游擊區隊展開訓練,現在形勢緊急,按照推算,日本人不會給山西守軍多長時間來訓練整合,所以他帶的特戰隊的所有人就都上手來幫助訓練游擊區隊的新兵。
有了李志堅持續不斷的關注和幫扶,十六個游擊區隊都能比較穩定的發展,各方面能力提升的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