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出動後,李志堅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佈置也有一定的漏洞,那就是所攜帶的地雷不足。
新三師從忻口前線移防到平型關一線後,他每天忙著練兵、看地形,對後勤的關注更多在於彈藥和取暖等是否充足,日常中看到物資報表,也沒發現什麼問題。
在日軍出動後,才反應過來,地雷只是按照規定的量進行攜帶,這對他要實行的阻敵戰術需求而言,攜帶的地雷嚴重不足。
後勤方面本身應該由副師長來負責,但是現在新3師副師長王崇俊一直在督軍府中任職,對於前線作戰之事並不所長。他未專門安排的事情,王崇俊則是更加不懂,安排各部都是按照規定配給進行攜帶。
李志堅知道這是自己的疏漏,怪不得別人,只能趕緊向閻錫山發電報求助:“閻公,敵後襲擾,日軍勢大,阻敵、撤退時地雷可起大用,望多多支援,振武謹上”。
閻錫山在收到後將電報後,立即同意了李志堅的求援,閻錫山也覺得地雷或許可以給這一戰助力不少,吩咐讓太原兵工廠加急大批次生產地雷,出廠後立即補給前線,並且不光是給新三師補充,給在晉北的騎兵一軍和其他4個旅都補充了不少地雷。
閻錫山在將電報轉發給騎一軍後,又專門打電話給軍長趙承綬吩咐道:“印甫,振武的電報很有價值,你的騎兵軍作戰時要多帶上一些地雷,這樣可以阻礙鬼子的攻勢,也利於部隊的生存。”
騎兵一軍作為軍級單位,有和督軍府的專線電話。61軍在大同擅自後撤的事情後,閻錫山為各軍都配備了到督軍府的電話專線,只要是在省內作戰,不管到了哪裡,都要保證軍自己指揮部和督軍府的電話連通,方便閻錫山詢問戰情,避免李服膺的事情再次發生。
“振武的敵後作戰經驗眾多,地雷的確是個好東西,有時候比炮還好用嘞”,趙承綬也是沙場宿將,對於地雷的作用自然清楚,直接表示同意。
之後在騎兵出發時,每人都在馬上掛兩個地雷。趙承綬也沒有想到,此舉竟然幫騎兵軍獲得了不少的戰功。
在此次日軍進犯後,最先和日軍接火的就是騎兵一軍,當面的日軍還是老對手第五師團。趙承綬是晉綏軍的老將,也是一名悍將,什麼樣的將就帶出什麼樣的兵。
剛開始時,騎兵一軍的官兵看見日軍後,在日軍行軍路上,騎兵一軍好幾次都是跑到日軍前面,直接設定好射擊陣地,擺好重機槍就開始射擊,騎兵在晉北山地擁有者無與倫比的機動性,打完就跑,日軍反應過來要追的的時候,這些騎兵就馬上撤退。
不過這種戰術面對國內的其他部隊或者偽軍還好使,但是低估了日軍的反應速度,日軍內部也有快速反應的人員,裝備的汽車和挎鬥摩托車的數量不少,面對這種情況,追擊速度並不慢,以至於騎一軍的重機槍直接丟了,根本沒有時間來轉移。
這樣騎一軍吃了幾次虧之後,就開始尋找破解的辦法,恰好此時閻錫山發電給騎一軍補充了大量地雷。騎一軍的出擊部隊先埋設地雷後才進行突襲,一次性埋上幾百枚地雷。日軍還是按照之前的經驗,立即出動人員進行追擊,這次日軍的追擊部隊吃了大虧,追擊的日軍乘坐的三輪挎鬥摩托車被炸掉幾輛後,緊跟的幾輛來不及剎車,又被炸掉一些,後面的追擊摩托車才停下來。
看到日軍停住追擊,騎兵軍反而不著急,又朝著追擊日軍發射了一梭子,打死了幾個人才開始撤離,可是日軍面對雷場不敢繼續前進,派出工兵掃雷。騎一軍的又在山後面一直打冷槍,專打掃雷的工兵,日軍無奈,只能用火炮進行驅趕,之後直接在雷區附近轟炸,用炸彈來清除雷場。
日軍直接將炮彈打在空地上,讓在遠處看得騎兵們大呼過癮,能這麼戲耍小日本,每個人都是心裡非常解恨。他們沒有想到地雷的效果這麼大,回去後就將戰果層層上報,最終報給了趙承綬,趙承綬馬上將下面的中高階軍官都召集在一起,將這個戰法推廣了下去。
騎兵軍隨後就開始大規模使用地雷陣,山西的地形也幫助了他們,山西的很多地方,能夠通行的道路就那麼寬,並且附近也沒有其他道路可以通行,騎兵軍就專撿這些地方佈雷,並且總結出,一個雷場佈置的規模在二百枚到三百枚時價效比是最高的,這樣在騎兵軍的勢力範圍內,處處是雷場,弄得日軍第五師團的行進速度極慢,多路推進,每一路上都有雷場。
日軍的工兵完全不夠消耗,之後就用石頭或者圓木來排雷,不少的地雷被引爆,之後騎兵軍就降低佈雷密度,加強縱深。日軍被騎兵軍的